第21课细柳营【导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重点)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方法。3.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精神的现实意义。【课时计划】2课时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深悟文本”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寻找规律,巧妙断句精彩导入激发兴趣古语有云:“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可是真正做到的人却很少,西汉的周亚夫做到了,他非但没有触怒龙颜,反而被文帝赞为“真将军”。想知道故事的始末缘由吗?一起走进课文,去领略一下真将军的风采吧。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祝兹(cí)棘门(jí)彀(gòu)都尉(dū)诏(zhào)按辔(pèi)持兵揖(yī)介胄(zhòu)嗟乎(jiē)曩者(nǎng)2.文言知识梳理①重点文言词语释义:上自劳军(慰问,犒劳)之细柳军(到了)彀弓弩(拉弓)天子且至(将要)将军约(规定)军中闻将军令(听从)传言开壁门(营垒)按辔徐行(马缰绳)持兵揖(双手抱拳行礼)天子为动(感动)使人称谢(告知)曩者霸上(先前)②一词多义:军:周亚夫为将军,军细柳(驻军)上自劳军(军队)至霸上及棘门军(军营)持:持满(拉)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令(拿)之:已而之细柳军(到)不闻天子之诏(的)称善者久之(凑足音节,无实义)③古今异义:天子先驱至古义:先行的卫队。今义:走在前面起引导作用的人。持节诏将军古义:符节,古代使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今义:节约。请以军礼见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使人称谢古义:告知。今义:感谢。学法指导学好初中文言文的技巧文言文学习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那么,如何来学好文言文呢?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重在对文化常识的了解和名句名段名篇的记诵。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准确地背诵之外,还要在能准确无误地默写上多下功夫,即在动口的同时也要重视动手,避免因写错字而失分。(2)重在对重点字词句基本含义的了解。所谓基本含义有两层意思,从字词的角度说,任何一个字都有它的本义与引申义,学习文言文应重视常见实词的本义及主要引申义的认读。在文言文词的认读中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特别是通假字、古今异义等。在句子的认读方面,除了要通过多读、熟悉文言文常见句式,增加自己的文言文语感之外,还应重视词类活用的现象。④词类活用: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作动词,下诏令)锐兵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锐利)3.作者名片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38岁任太史令,开始整理史料。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写《史记》。在征和二年(前91年)完成了这部巨著。4.背景资料西汉初年,北方强大的匈奴侵犯中原,成为西汉一大边患。汉文帝时的后六年,匈奴更是大举入侵,为了防备匈奴的入侵,汉文帝任命宗正刘礼率军驻守霸上。派徐厉驻守棘门,任命周亚夫驻守细柳。本文所写的是文帝亲赴军营巡视、慰劳守边将士的一段经历。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听读课文,疏通文意。(1)听课文范读,注意读音、节奏和情感。(2)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下列重点句子。①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交流点拨】随后,皇上的车队到细柳营,军营将士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刀,挽弓搭箭。②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交流点拨】皇上被感动了,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周亚夫表示敬意。2.整体感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