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教学目标记忆土地改革的基本史实,包括原因、目的、起止时间、依据的法律文件、内容、实施、意义。培养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观察历史图片、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体会党和政府为人民利益着想的执政理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土地改革难点:土地改革的意义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法与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内容一、目标定向1、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和土地改革的意义。2、通过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和以往的土地改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3、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二、自学尝试1、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人口--------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衽农民的---------------。到-------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制度,---------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成为-------------的主人。这使---------------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三、小组合作(1)在土地改革中,为什么给地主也分土地?为什么对地主和富农、中农区别对待?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实质是什么?(2)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为什么要保存富农经济?(3)你知道现在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改革完成后的所有制有什么不同吗?(4)你知道我们现在农村施行的是什么政策吗?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共同作用是什么?你能为党和政府为“三农”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吗?四、交流展示请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评价并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每次小组发言人轮换,让更多同学有发言机会。教师记录各小组课堂积分。五、点拨引领针对小组合作问题进行点拨六、当堂练习1、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宪法》2、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A1950年B1951年C1952年底D1953年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增长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D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七、课堂反馈材料: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法律文件?(2)依据此文件我国开展了什么运动?(3)这一运动何时开始何时结束?(4)从材料中找出我国开展此项运动的目的?板书设计土地改革土地集中(地主土地所有)——土地改革(农民土地所有)所有权发生改变土地改革的意义教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