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十九《捕蛇者说》课堂学习活动单(第1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2.初步感知封建社会的赋敛之毒【课前预习】1.阅读下面的材料,了解文学常识。“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柳宗元,字子厚,号河东,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永之人争奔走焉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而乡邻之生日蹙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将断句有困难的句子做上标记。【活动方案】活动1:预习展示。1.填空。《捕蛇者说》的作者是朝的著名文学家,他的字是,他的作品收集在《》。“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名,《捕蛇者说》的意思是。“唐宋八大家”是指、、、、、个性调整、、。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啮()腊()瘘()疬()当()其租入嗣()几()死者数()矣莅()蹙()殚()踣()死者相藉()曩()悍()吏隳()恂()谨食()之熙()俟()(自主完成→组间批阅→自主订正)活动2:顺畅读文。(小组交流预习2,将结果展示在小黑板上→组内互助,解决预习时遇到的断句困难→把小组不能解决(或没有把握)的句子写在小黑板上,向班级寻求帮助→组内接力读,把握朗读节奏(一人读时,他人认真倾听,纠正点评)→各小组推举一名代表参加全班朗读竞赛(每组一节或几节),组间点评纠正,教师纠正并领读学生未发现的停顿错误的句子)活动3:初步感知封建社会的赋敛之毒。(研读第一节)1.疏通文意。(自主阅读,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同伴互助,解决疑难→小组代表自主展示,讲析重点字词,翻译课文(一至两人)→师生点评纠正)2.联系课文内容简要阐述。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蛇之“异”?哪些词突出蛇之毒?②永之人争捕毒蛇的原因是什么?(自主完成抢答)3.议一议。①永之人宁愿争捕毒蛇以免交赋税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②作者突出蛇之毒有什么作用?(自主阅读思考→组内交流→代表展示小组探究结果)课堂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