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教学内容: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1课时。教学分析: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已有一定的认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已基本形成;对过滤、蒸馏等实验操作要点也有所掌握。教学目的:(1)将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2)巩固已学知识;(3)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意识。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分析、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巩固已学知识。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意识。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已学了不少与水有关的知识,对微观世界的分子和原子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将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温故而知新。[板书]一、化学基本概念[学生活动]填写课本P68中的表格[课件展示]表格1直接引入课题,知识梳理总结,应用提高能力。[课堂练习]1、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以下现象。(1)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香味。(2)酒精(由分子构成)温度计遇热液柱上升,遇冷液柱下降。(3)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4)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5)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用3万年才能数完。;(6)如右图-1所示,用长颈漏斗小心地将硫酸铜溶液(蓝色)注入水的下面,可以看到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老师在讲解时应举一反三)2、将下列物质分别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分类。(1)空气(2)氧气(3)水(4)食醋(5)氯酸钾(6)铁水(7)白酒(8)二氧化碳(9)矿泉水(10)四氧化三铁[板书]二、水水的组成概念表格整理,学生边回忆边对比,可以为后面的练习打下理论基础。配合相关变式练习,以巩固提高基本概念的应用效果,加深学生的理解。突出物质分类的重要涵义或特征举例区别与联系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汞原子(Hg)氧原子(O)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裂解成原子;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特征: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之间有间隙;3、分子在不断的运动;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水分子(H2O)氧分子(O2)氢分子(H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气(O2)氢气(H2)汞(Hg)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化合物却含多种元素。单质和化合物都是参加外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汞(HgO)水(H2O)[提问](1)水是由什么组成的?水是由什么构成的?(2)我们是通过什么实验来测定水的组成的?如何见内检验氢气和氧气?边回忆边填写表格2:电解水实验正极负极气体名称体积比检验方法检验现象质量比(2)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软水?如何软化硬水?硬水和软水如何区别?[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将一杯浑浊、有异味的污水净化为澄清、无异味的水。边回忆边填写表格3净水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除杂质类型注意事项举实例[板书]3、水资源[提问](1)地球水资源概况如何?(总量大;可被人们直接利用的淡水太少;分布不均。)(2)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如何?(我国淡水总量及人均拥有量都太少;分布不均;部分地区长年缺水,部分地区季节性缺水;水体污染情况较严重。)[学生活动]分组讨论:(1)分析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危害。(2)爱护水资源,我们应该怎么做?[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有什么疑问和收获。[布置作业]完成第三单元复习同步练习性,提高生活实际物质的辨析,加速学生的理解记忆应用。提高表格的对比,将电解水的产物区别清楚。通过表格学生回忆四种净水方法的适用范围,操作注意事项,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将知识和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引导,复习有序进行,提高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