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爸爸的花儿落了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象征意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2.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厚的父子情感。(教学重点)3.体会文章中的“父亲”这一形象。理解文中父亲对“我”的深情。(教学难点)4.使学生能够把课文与生活结合起来,反思自己的亲情和友情。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父亲是一本书,记载了对子女的付出、关爱和希望;父亲是一片海,宽阔的胸怀里容有对子女深深的爱;父亲是一条路,让子女踏着走向未来。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林海音的记忆《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起缅怀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又可爱的父亲吧!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散文集《窗》、《两地》,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晓云》等。2.背景资料本文节选自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原题为“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城南旧事》是一篇短篇小说,写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北京城南的事情。《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美梦的重温,更是她对已逝岁月的眷恋。3.字音字形衣襟(jīn)徘徊(huái)栅栏(zhà)骊歌(lí)花圃(pǔ)玉簪花(zān)叮嘱(zhǔ)恐惧(jù)肿胀(zhǒngzhàng)低哑(yǎ)咻咻(xiū)抽屉(tì)4.词语解释。【谢词】在仪式上所说的表示感谢的话。也作谢辞。【叮嘱】再三嘱咐。【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犹豫不决或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骊歌】告别的歌。【知交】知己的朋友。【闯练】走出家庭,到实际生活中锻炼。5.阅读课文,初步思考:(1)从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们可以想象这篇文章是写趣事呢还伤神的?明确:伤神的(2)文章写了哪些人?最主要的两个人物是谁?明确:爸爸“我”弟弟妹妹老师韩主任宋妈兰姨娘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最主要的两个人是爸爸和“我”。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学生大声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对文章圈点勾画,找出记叙的要素,理清文章的思路。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明确:英子参加毕业典礼,回忆父亲教育自己的往事,毕业典礼结束后,父亲已经去世,此时英子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子。2.理清思路通读全文,给每一自然段标上序号,按六部分给全文可分层,并写出各部分大意。第一部分(1~12段):写由夹竹桃想起病床上的爸爸和爸爸对“我”的嘱托。第二部分(13~30段):回忆六年前爸爸逼“我”上学,给“我”送衣的往事,表现了父女情深。第三部分(31~34段):从爸爸的病情回想起爸爸爱花养花的往事。第四部分(35~37段):写毕业典礼上“我”的复杂心情。第五部分(38~53段):回忆爸爸鼓励“我”去银行寄钱的往事。第六部分(54~68段):写得到爸爸去世的噩耗,而“我”突然成熟起来。3.课文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有何作用?明确:这个题目,一语双关,一是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垂落;二是象征禀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小说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伤。(二)人物点评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明确: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总结:由此可见,文章中的父亲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又是一个能够对我严格要求的好父亲。(三)父爱情深1.仿照示例找出文中爸爸的语言描写,并体会爸爸流露的情感。示例:语言: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流露的情感:希望女儿勇敢、坚强,不被困难吓倒。语言①: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流露的情感:希望女儿自强、自立,并且要自己长大成人。语言②: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流露的情感:希望女儿不断锻炼自己,早日承担起照料家庭的重任。语言③: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