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宋元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应用以及传播情况等。2.通过自制指示方向的小磁针以及用萝卜、泥巴或者木头自制活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引导学生思考“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较有哪些优点?”等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四大发明直接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进行小探讨、小制作,给学生以更多的直观感受。2.引用马克思、鲁迅对四大发明作用的有关论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四大发明传播及其影响的学习,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逐步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应用。难点:四大发明的传播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有誉满全球的四大发明,你知道是哪四大发明吗?你对四大发明了解多少?学生介绍后是指出:宋元时期,四大发明又取得了新突破,并相继经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方,对西方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二、学习新课:(一)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学生拿出准备好雕印的萝卜、红薯、胡萝卜试做印章。复习回顾: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于印章和石刻,发展到隋唐时出现了什么技术?(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经过五代,到了两宋时期兴旺发达。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后,我国刊印了大量精美的书籍。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雕版印刷的欠缺与不便之处呢?教师举例说明: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雕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学生通过示例归纳出结论:费时、费工、浪费性大。教师指出: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术需要改革创新了,于是到北宋时,有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个人是谁?(北宋平民毕昇)出示毕昇像。学生阅读P62小字部分,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学生动手体验,完成活动探究: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较有哪些优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活字印刷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由此可见,活字印刷把印刷术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元朝时王祯发明了木活字,才广泛推广和应用。但是,毕昇的这一创举比欧洲早400年。师:今天的印刷业又有什么新的发展呢?(激光照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等)(二)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西传媒体出示自学导航,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1.指南针的发明和西传出现:时期制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时,制成了,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传播: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影响:为后来创造了条件2.火药的发明和西传发明历程:火药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使用: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出现了、、和。传播: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学生分组展示自学成果。小组合作探究:1.四大发明的传播及其意义?2.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科技得到如此巨大的成就?3.列表归纳我国宋元时期对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技发明成就。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归纳:1.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2.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承继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3.宋元的科学技术发明出现时间发明者传播时间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13世纪指南针战国出现司南;北宋指南针出现劳动人民南宋火药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炼丹术士13、14世纪三、课堂小结;1.四大发明记忆歌:(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