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芦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苏州园林(第3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芦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苏州园林(第3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_第1页
1/3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芦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苏州园林(第3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_第2页
2/3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芦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苏州园林(第3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_第3页
3/3
21苏州园林年级八学科语文执笔审核课题21苏州园林课型新授章节3∕3备课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2、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重点难点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教学过程《苏州园林》重点段落分析一、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1.文中有一个词语“单调”,形容开窗对着白色墙壁的感觉,请你具体解释补上竹子或芭蕉就可以去掉单调感觉的原因。答:有色彩,减少单调感觉;有图画,增添观赏兴趣。2.这两段文字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哪一特征?答: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第一段中的“适当的位置”这一短语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答:不可以。此短语说明设计者的安排的精心,要确保每一点设计都有美的效果。4.请你写出花墙、廊子的特点和作用。答:特点:墙有镂空图案,廊子两边无所依傍。作用:增加层次感,增加景致的深度。二、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1.《苏州园林》作者,名,著名的家、家。我们曾学过他的一篇童话《》。叶圣陶绍钧教育文学古代英雄的石像2.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列数字)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举例子、打比方)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比较)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不可以。因为句中的“败笔”是与上半句中的“图画”相照应,换成“地方”,则没有这层照应了。5.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果会不好。第一种说法好。第一种说法是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强调了苏州园林设计的成功,确实能够做到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后一种是肯定句,语气不如前一种双重否定句强。三、布置作业1.请用一段文字介绍你所在的班级室内布置情况,要求说明顺序条理,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2.预习《故宫博物院》,查找有关图片和资料。四、教学后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芦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苏州园林(第3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