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学习目标与要求:1、理清本文记叙的事情,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2、品味文中的真情实感,从而领悟写出真情实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3、体会学习作者对详略的处理;体味学习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4、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唤起对生活的感受。模块一:温故知新(预时10分钟)⑶模块二:自主学习(独立进行)(预时20分钟)1、《忆读书》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她是代著名_______家、_______家,原名_______,她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一句话表达了三层意思,请简要说明。⑴⑵学习内容摘记看:讲学稿的知识链接以及每个环节的学习目标。知识链接:马克·吐温,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是美国著名作家、幽默大师,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乡村里贫穷律师家庭中,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75岁,葬于纽约州艾玛拉。威廉·福克纳称赞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代表作品:《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小组长带领成员自由读课文,可齐读,可分组读。1、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记:通过做题,熟悉课文和生字词。完成下边的题。2.给下列的字词注音滑稽()撰()写戏谑()煞()费苦心猝()不及防趾()高气扬心血来潮()乳臭()未干跋()山涉水3.释词造句:⑴我想,这可是一个好机会,便煞费苦心地写了一篇关于这事的详细报道,还画了一组粗糙的插图。煞费苦心:⑵我想,用猝不及防的恶作剧去攻击附近一家报纸的编辑,这便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猝不及防:⑶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子,一脸奸笑,穿着俗不可耐,一向使女人着迷。俗不可耐:⑷我万万没料到,这样一件小事,竟像我的那些戏谑琐闻一样,受到人们刮目相看。刮目相看:尝试性练习:模块三: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精讲)(预时35分钟)模块四:精讲梳理(预时10分钟)一、明确:课文记叙了三件事:第1件: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第2件: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第3件:给一个新来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脚注。其中,第一、三件事是详写,写出了写作原因、写作想法、写作过程和写作内容;第二件事是略写。二、产生的反响:它们发表在《汉尼巴尔周报》的同一期上,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而且使这期报纸销量大增,使得周围的人不能不对年幼的作者辛辣老练的文笔刮目相看。三、少年马克·吐温令人佩服的地方:聪明,求上进、有志气、正直、有正义感、能干、胆大、有文学天赋等。1.四、写作特点:叙事有详有略。语言特点: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课题:七下语(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班级姓名模块五:当堂训练(预时15分钟)1、给加点字注音。煞白()滑稽()猝然()撰文()戏谑()诽谤()()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①这两个被嘲讽的人,盛气凌人而来,又被我那微不足道的小玩笑激怒而去。盛气凌人:微不足道:4、用简短的语言概述课文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四人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并负责核对答案研讨内容摘记各四人小组长组织组员开始讨论下边的问题,然后八人大组进行交流,并及时在讲学稿上记录讨论的结果。1、作者在第一次文学尝试中做了哪几件事?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响?2、你认为本文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举例分析说明。3、细读课文,说说少年马克·吐温的哪些方面令你佩服?你最喜爱他哪一点?八人大组长进行组内分工,做好展示前的准备。②当地报纸编辑昂首阔步,高声叫喊,趾高气扬,昂首阔步:趾高气扬: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写得正确的一项是()A、雅典奥运会展现了传统性与现代性和谐相融的风采。B、王楠、张怡宁这对黄金搭档不浮众望。C、各运动队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所有的人都不能有高忱无忧的想法。D、第一次失手并没有让他恢心丧气。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