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课题总备课第42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2)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2、过程与方法(1)运用阅读、自主学习思考、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2)利用科教资料或影视素材介绍化石燃料是经过数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演变而形成的,强调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用一些图片等形式展示煤和石油的成分、用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获得民族自豪感,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增强节约使用能源的观念。重点难点(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教学方法及教学辅助手段探究式教学法、交流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教学过程复备记录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一课时)一、情境创设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物质都能发生燃烧反应,从最早使用的柴草,到煤、石油和天然气,发展至今天,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型燃料。你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燃料吗?二、提出问题【课件连接】观看视频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以及综合利用【教师总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以煤、石油和天然气最为常见。因为它们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所以我们称之为化石燃料。【板书】【小结】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2.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混合物3.煤、石油和天然气组成元素以碳、氢为主【提问】1.为了节约能源,工业上如何综合利用煤?2.煤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3.石油可直接用作燃料吗?4.石油产品中有哪些是常见的燃料?【展示】煤干馏、石油分馏的图片,认识重要的产品及其用途【板书】三、探究活动:【过渡】我们知道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就目前人类使用情况来看,可以使用多长时间呢?【讲述】我们人类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呢?总结学生的方案途径一:节约现有能源,提高燃料燃烧的利用率。通过图片展示:提供足够多的空气(或氧气),使燃料与空气(或氧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途径二:开发新能源【提问】你会设计实验验证甲烷的组成元素吗?根据甲烷的可燃性,通过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你会设计实验吗?【设问】由燃烧产物CO2和H2O,推断出甲烷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含或不含氧元素?如何测定甲烷中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拓展】1、煤矿的矿炕里经常有甲烷逸出(瓦斯气)2、煤气厂常在家用天然气中特意掺人少量有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猜想】化石燃料被人们广泛使用,是因为它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热量。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呢?探究活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7—5]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盐酸,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补充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g已研磨成粉末的Ba(OH)2晶体,将小烧杯事先放在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再加入约10g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搅拌,使Ba(OH)2晶体与NH4Cl晶体充分反应。观察玻璃片上的水是否由于结冰而将玻璃片与小烧杯粘在一起。【提问】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总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放热和吸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存在者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能量高生成物能量低,表现为放热反应;生成物能量高反应物能量低,表现为吸热反应四、分析归纳【总结】目前,人类正处在化石燃料逐渐。减少,努力开发新的替代能源的发展时期,因此,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化石燃料,同时积极开发新能源,对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重要意义。在燃料充分燃烧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五、巩固练习书后习题六、课堂小结一、化石燃料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2、煤——工业的粮食石油——工业的血液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3、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混合物,二、煤、石油、天然气的组成或成分(完成表格)三、综合利用:隔绝空气强热1、煤————→焦炭——冶炼金属等煤焦油——化工原料焦炉气——燃料等粗氨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