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办工作总结报告今年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个翻一番半”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的攻坚之年。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农村发展六大行动计划”为总抓手,立足“四个乡村”建设目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我市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20XX年工作总结(一)三农工作氛围更加浓厚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将其作为党委、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年初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暨推进扶贫改革试验区工作动员大会,出台了“市委一号”文件,将扶贫改革创新和农村发展六大行动计划作为全年“三农”工作的核心内容。同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先后召开了促进农民增收主题活动动员大会、全市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工作现场会、全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暨高山避暑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等,全面推进了各项工作的进程。召开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分工,各司其职,充分履行职责,自觉承担任务,积极落实推进措施,形成了农口部门跳出三农抓三农,其它部门深入三农抓统筹的良好工作氛围。(二)农民收入稳步持续增长围绕实现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破万元”目标,大力促进农民增收。20XX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024元,同比增长13.2%,增幅继续居全省各市第一位。1、促进农民增收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市委、市政府印发了《xx市促进农民增收主题活动方案》,召开了全市促进农民增收主题活动动员大会,在全市实施产业富农、素质强农、政策惠农、改革助农四大工程,开展“十项行动”,努力推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农村新型产业不断壮大。农家乐、来料加工、农村电子商务等农村新型产业日益发展壮大,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更第1页共5页加明显。全市农家乐共接待游客970.5万人次,同比增长37.7%;实现营业总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35.2%。来料加工产业共发放加工费达到13.16亿元。农村电子商务实现网络销售额21.08亿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3、农业产业稳定发展。深入开展农业发展六大提升行动,大力实施生态精品现代农业“361”工程。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68亿元,增长6.7%。八大产业中,食用菌、畜禽、笋竹、中药材四大产业保持较好增长,其余四大产业增速出现回落态势。4、农民素质不断提升。召开了全市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现场会,开展了第二批市级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和农村实用人才基地评定工作。逐步完善以“农民学院”为龙头的全市农民培训学校和培训基地的网络体系建设。20XX年,全市培训农民67787人,其中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培训14642人,职业资格证书发证率92.6%,培训后转移就业14453人,转移率95.1%。(三)农村环境水平整体提升以“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为重点,全面改善农村生态和人文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在首届“浙江最美乡村”推广评选活动的结果中,我市xx区大港头镇、xx县紧水滩镇和xx市宝溪乡溪头村榜上有名。1、全面开展“六边三化三美”行动。今年以来,全市各地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成效初显。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8.4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4.83%;全面推行“户集、村收、镇(乡)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模式,行政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提高到97.44%。2、深入推进“百千工程”。我市今年的村庄整治任务涉及5个县(市、区)24个乡镇208个村,省级补助资金3203.2万元。一年来,全市整治村新增村内道路硬化里程326.9公里,新建公厕249座,新增卫生厕所改造农户3.2万户,新增垃圾箱(房)5523个,新增安装路灯数20XX盏,新增种植绿化苗木数21.9万株。3、全面推进洁净乡村行动。“洁净乡村”行动投入专项资第2页共5页金1.36亿元,完成创建洁净家庭55.7万户、洁净村庄2573个、洁净乡镇(街道)167个。重点组织开展了农村大扫除、河道大清理、污染大清查、堆放大整理“四大整治”活动。4、全力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全市首批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9个重点村和27个一般村建设,计划总投资2.86亿元,其中申请省财政补助765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1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