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合欢树》导学案第一段——自学质疑【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7分钟)1、明确目标(1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2、自学教材(6分钟)带着下列问题默读课文并解答下列问题。(1)文章整体感知:这篇文章记叙了,体现了,表达了作者。(2)跳读课文,说说母亲为作者做了哪些事?(自学指导:根据时间顺序,按照何时、何人、何事进行概括。)【环节二】自学检测-在线测学,质疑思学(3分钟)1、在线测学(1分钟)先独立在导学案上完成自学检测题,再将题目答案提交到平台上。(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B.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C.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D.“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我一直喜欢看合欢树,因为喜欢它的美丽的花。B.“我”对合欢树的态度变化主要是因为在“我”对母亲的无尽的思念中更多地包含的是悲痛和愧疚。其中最令“我”悲痛的是母亲当初的希望都实现了,她却不在了。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表达真情。3、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习重点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学习难点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学习资源导学案、自学检测、当堂测评、《合欢树》自学微课、平台讨论及活动C.我一直喜欢看合欢树,因为它是母亲栽种的。D.我一直不喜欢看合欢树,因为母亲去世了,它却活着。2、质疑思学(2分钟)(1)根据预习检测反馈的成绩,对照正确答案进行反思,同桌间相互强化巩固落实。(2)语文组长将组内存在的疑问统计整理并拍照上传至活动《合欢树》自学反馈,并在课后进行组内交流。第二段——训练展示【环节三】自展提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5分钟)1、学情反馈(时间2分钟)根据线上提交的自学检测,结合解析,生生、师生交流,解决疑难问题。2、文本探究(时间13分钟)(1)在母亲为“我”做的事情中,哪些细节最能打动你?请有感情地朗读并具体分析。(自学指导:请找出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词句认真朗读,结合主旨仔细品味细节中暗含的情感。)(2)找出合欢树的生命历程和母亲对合欢树的态度变化的细节,完成下列填空题。(自学指导:请找出描写合欢树的段落,将作者与合欢树、将母亲对作者和对合欢树的态度进行比较,体会合欢树的深刻含义。)合欢树的生命历程母亲的神态、心理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归纳:合欢树的成长经历与有类似之处,因此合欢树是命运的写照,母亲对合欢树悉心照料,体现了。这些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位的母亲形象,突出了文章母爱的主题。3、比较阅读(时间10分钟)阅读《墙角里的父爱》,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学指导:阅读全文,根据具体情节概括。)(3)赏析下列句子细节描写的作用。(自学指导:联系上下文,结合父亲形象和主旨进行赏析。)①父亲又说,衣服大点,干活才能伸展开手脚,不然,一伸手,衣服就撕破了。②几分钟后,大将看到了父亲,他弓着腰扛着大大的纸箱,走几步,停一下,用系在手腕处的毛巾擦额头的汗,再前行几步,把背上的纸箱放到手推车上,接着又奔向大货车,几秒钟后,又弓着腰扛来一个纸箱。如此反复七次之后,父亲推着那辆车向冰库走去,弓着腰,双腿蹬得紧紧的,几十米外的大将甚至看得到父亲腿上的青筋。③昏黄的路灯,照着他的父亲,他偎在那个墙角,身下垫着不知从哪里拣来的破纸箱。此刻,他正把身上单薄的棉衣裹了又裹,而自己高中时围过的围巾,紧紧地缠在父亲头上。【环节四】自评巩固-当堂检测,反思矫正(10分钟)1、我手写我心(9分钟)一花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育儿恩。那不再挺拔的脊背,那月光下刺眼的白发,那争吵时门外的叹息,那别离时目送的身影……总有某个瞬间触动着你的心弦,请用细节描写说说你体会到的真心,谈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