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⑴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以及五年计划的基本情况。⑵知道苏联肃反运动扩大化的严重后果。2、能力培养⑴学会分析苏联工业化的重大成就以及经济体制所存在的严重弊端及其造成的不利后果。⑵学会从肃反运动扩大化的严重后果分析苏联政治体制的缺陷。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⑴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方面的严重弊端,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长远、艰巨和曲折的。⑵通过苏联肃反运动扩大化的严重后果认识其政治体制的缺陷。教学要点1、教学重点难点⑴重点:列宁逝世后,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由斯大林领导,长达30年左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苏联的经济建设获得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农、轻、重比例失调等问题,影响了苏联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政治上,由于忽视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致使个人崇拜不断升温,肃反运动严重扩大化。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成就和弊端。⑵难点:由于学生对苏联的历史了解不多,要在一节课的时间讲清斯大林时期苏联建设的成就和弊端,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长远、艰巨和曲折的特点,这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准备指导学生查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历史资料、文学作品、数据图表、方针纲领、海报照片以及先进优秀人物的事迹等。教学方法1、史料分析法,通过丰富翔实的史料给学生营造一个贴近历史的情景,使学生通过理解、分析得出答案。2、展示、讨论、分析、举证、评价,穿插于其间。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十月革命的结果、意义及影响?1、结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1918,苏维埃政权初步确立,通过第一部宪法,定国名为苏俄;1922年,苏联成立。意义及影响:对俄国:它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对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新课导入:1924年1月,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不幸因病去世,这对苏联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同样,也影响了人类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以后的近30年里,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由斯大林领导。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经济(一)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1背景: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材料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中建成的。沙皇俄国并没有现代的生产机器。当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垮台时,那里既没有多少工业品,也很少粮食。同时,也没有熟练工人;农民还过着中世纪的生活。——《斯大林时代》师:通过这些文字,你获得了什么信息?生1:苏联经济发展的底子薄,可以说跟新中国建国初期一样,都是一穷二白的形势。生2:苏联要想经济腾飞必须要花费很大的气力才能取得成功。材料二:1913---1925年农业的发展项目年份农业总产值%种植业%畜牧业%粮食(万吨)牛(万头)1913100100100765060601920676472451952501925112107121724762101913年—1926年苏俄的工业生产情况1913年1920年19251926年年总产值(亿卢布)102.5114.1077.39110.83产值指数10013.875.5108.1师:通过这些材料,你获得了什么信息?经济恢复材料三:我们不得不鞭策我们的国家,因为它落后了一百年,并因为落后而面临灭亡的危险。……否则我们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中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斯大林师:通过这些文字,你获得了什么信息?生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形势紧张2、过程、成就:A、1925年,联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B、1928年起连续实行三个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建设。材料一:苏联的五年计划建设名称时间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