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 孟子二章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VIP免费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 孟子二章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9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 孟子二章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9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 孟子二章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9
鱼我所欲也学习内容鱼我所欲也第1学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2.准确、明白地翻译文句。3.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学习重难点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自习:1.查阅相关资料,完成文学常识填空。本文出自《》,作者,时期鲁国人,、教育家,是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2.给下列词语注音。箪()蹴()羹()死亦我所恶()3.解释句子中的通假字。①乡为身死而不受②故患有所不辟也③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一箪食,一豆羹此之谓失其本心故患有所不辟也蹴尔而与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所恶有甚于死者5.翻译下列句子。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学习中你还有哪些困惑?二、预习展示1.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或组内互查)。2.学生交流预习中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三、课堂自习1.学生自由对照注释阅读,理解课文内容。2.组内交流。3.自由质疑、师生讨论释疑。4.梳理归纳或重点提示。5.疏通翻译每段内容。6.齐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四、交流展示:1.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拓展延伸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舍生而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请用一段200字左右的文章表述你的观点。五、反馈检测:(一)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知识链接:作者作品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二)通假字解释。辟辩得欤向(三)翻译句子。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3.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四)简答题。1.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3.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新世代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学习反思: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近“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学习内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1学时学习目标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 孟子二章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