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内容】世界古代史(1)上古人类文明、中古人类文明﹙一、二单元﹚【考纲要求】1.知道世界三大主要人种的名称。2.了解人类形成的大致时间和地点。3.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漠拉比法典》。4.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影响。5.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6.了解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和影响。7.知道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8.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和特点。【考点辅导】第一课:三种世界主要人种的形成1.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2.起源:从非洲南方古猿的一支发展而来。时间:距今约三四百万年。3.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4.世界三大主要人种分为黄种、白种、黑种人。5.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6.中国元谋人、北京人属晚期猿人,丁村人属早期智人山顶洞人属晚期智人。第二课:大河流域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约公元前3000年,埃及形成统一国家。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是国王权力的象征,也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埃及奴隶主剥削、压迫努力的历史见证),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下游。其中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2、古巴比伦的《汉漠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漠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建立起央集权的奴隶中制国家。(1)目的: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漠拉比制定了法典。(2)内容:宣扬“君权神授”,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还规定了惩罚奴隶的办法。(3)实质:是一部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4)意义: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世界史上P9新月沃地、p10“汉漠拉比法典石柱”图3、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A.北纬40度-——北纬20度之间,B.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古埃及文明产生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产生于印度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产生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即两河流域),古中国文明产生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所以四大文明都处于大河流域,因为大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土壤肥沃,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气温适宜,有利于早期人类生存。所以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1.西方文明发源地是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2.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和影响A.内容:(1)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2)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3)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女孩也在家练习读写,演奏乐器B.影响: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C.评价:伯利克里毕竟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政治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民主权利只是占少数人口的奴隶主阶级才能享有。第四课:亚洲封建制国家1、日本的大化改新(1)历史背景: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国外----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开始:7世纪中期,政变成功后,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2)内容: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3)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第五课:中古欧洲社会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特点(1)形成: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采邑制)。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2)特点:西欧的土地制度,建立起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加强了中小封建主阶层,是西欧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的基础。西欧的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3)罗马教廷的地位a.罗马教廷有至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