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教学要求基本要求: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提升要求: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和《辛丑条约》的影响。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和《辛丑条约》的内容。教学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及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三、教学设计【情景导入】【自主学习】1.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运动先后在、等地广泛开展起来。2.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是,侵华的时间是年;统帅是。在北京,义和团和清军围攻外国使馆和,战斗持续不断。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清政府战败,年由全权大臣与八国签订了《》。【合作探究】1.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2.为什么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四、课堂小结五、教学要求题【基本要求题】1.有人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概括为“悲凉的三部曲”。下列事件能反映这一说法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甲午中日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昂首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二次备课誓主权。自此,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历史宣告结束。规定东交民巷不准中国人居住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在下列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说明“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民众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政府”的事件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5.以下对年代尺解读中最全面、最准确的是()A.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B.这场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C.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D.此次战争所签订的条约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提升要求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浪费,备极一时之盛。材料二: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无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材料三: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据传上述对联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进行谈判前的一个小插曲。当时某国谈判代表盛气凌人地作出了上联,清廷的一个小文书也毫不示弱地对出了下联,但最终清政府仍然被迫签订《辛丑条约》。(1)根据材料一,慈禧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在哪一年?当时清政府对外面临着怎样的形势?(2)由材料一判断,材料二中“万寿无疆,普天同庆”指的是什么?“三军败绩”指的是什么?“割地求和”指的又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八大王”联合的目的是什么?小文书尽管在某种意义上为大清赢得了“尊严”,但清廷最终还是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该条约的严重危害是什么?(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近代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六、教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