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放下你的鞭子【导学目标】1.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和街头剧的特点。2.把握人物形象,领悟主题思想。(重点、难点)3.领悟抗战时期的革命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课时计划】2课时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深悟文本”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精彩导入激发兴趣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血泪铸成的历史,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感受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中,人民遭受的苦难吧!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作揖(yī)南腔北调(diào)伶俐(línglì)昧(mèi)俏(qiào)掷钱(zhì)骚动(sāo)滑稽(jī)媚态(mèi)鹞子(yào)勉强(qiǎng)睁视(zhēng)畜生(chù)糟蹋(tà)暴躁(zào)鲁莽(mǎng)抚养(fǔ)摧残(cuī)(2)词义南腔北调:形容口音不纯,搀杂方音。作揖:拱手行礼。伶俐:聪明;机灵。俏皮:①(容貌或装束)俊俏。②举止活泼或说话风趣。骚动:①扰乱,使不安宁。②秩序混乱。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少顿:一会儿,片刻。媚态:①谄媚的丑态。②娇媚的姿态。鹞子:鹞鹰,一种猛禽,驯养的雌鸟可用来帮助打猎。糟蹋:①浪费或毁坏。②侮辱;蹂躏。鲁莽:说话做事不经考虑;轻率。2.作者名片陈鲤庭(1910~2013),曾用名陈思白,笔名麒麟,上海人,导演、艺术理论家。主要作品有短剧《放下你的鞭子》等。他编导的影片有《遥远的爱》《丽人行》(与田汉合作编剧)等。3.背景资料《放下你的鞭子》是集体创作的剧本。它的时代背景是1931年日寇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很快就相继沦陷,大批东北人被迫逃进了关内。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的烈火燃遍了全国。广大民众急需发动和组织起来进行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应运而生。4.文体知识街头剧,又称活报剧,是一种反映时事新闻的短小活泼的戏剧形式,因常在街头演出而得名。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流行较广,多以群众关心的政治斗争为题材,常能鼓动群众,使观众在感情上与演出者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和通俗性。学法指导把握戏剧人物形象技巧文学是人学。戏剧主要通过富有动作感的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展现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戏剧主题,那么如何鉴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呢?1.联系相关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戏剧作品中人物的言行串连成情节的链条,通过分析相关的情节,能够帮助我们直观地鉴赏人物形象。2.通过比较分析理清人物性格。比较是显示人物特征的重要手段。比较有类比、对比和差比,这三种方法能帮助我们准确定位人物的类别和个性。3.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人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层面。自然属性即动物本能,亦即人的生理需求;社会属性即人的更高层面的需求以及人的阶级属性(存在于阶级社会中)。人性是人物行为最深刻的动因,几乎能解释人的所有行为。4.还原情境透析人物性格的形成原因。情境有历史情境和生活情境两种,它对人物性格有塑造作用,甚至有决定性的影响。分析人物性格就要联系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风尚、民间习俗、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实践活动、人际交往甚至天生禀赋,勾勒人物的成长轨迹和心态变化轨迹,弄清人物是性格逻辑和情感逻辑。5.确立评价标准来分析人物得失6.注重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可变性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学生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