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理念通过新颖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并在讨论交流、活动寻访等主体活动中走进历史;在问题探究中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的活力;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内容标准●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不相一致,培养其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准确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培养学生用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启发、讨论的方法进行知识学习与问题探究。通过对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等的分析,明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结合历史图片及文字材料进行直观学习;并进行相关数字的数据分析,从中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的历史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张謇等兴办企业,进行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民族资本主义作为中国社会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在一战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的,这也使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只能是无产阶级,应充分认识这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国情。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在于使学生对于从洋务运动开始至民国结束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影响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1.学习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是本课的重点,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黄金时代”、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应重点分析各个阶段形成的原因及历史影响。2.学习难点◆“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是本课的难点之一,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是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因,一战时期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其外因,这二者构成从1914~1918年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但“黄金时代”是非常短暂的。◆“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是本课的难点之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第一,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第二,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第三,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教学资源◇结合相关网站,查找“1912年——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企业数和投资额的增长材料”;结合相关资料认真释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通过课堂出示大量信息,由学生总结提炼,培养利用课程资源表达有效信息的能力。◇由张謇纱厂的兴衰至民族工业的发展二目的内在联系分析,使学生掌握由特殊至一般的归纳分析方法。由荣氏家族的兴衰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使学生掌握由一般至特殊的演绎分析方法。◇通过采访、报告,培养学生的实践、交往、表达、成文能力。◇多角度查找有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典型材料,制作多媒体学习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板书设计一、状元实业家张謇1、人物寻访活动——“走近张謇”⑴你知道张謇为什么被誉为“状元实业家”?⑵他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他创办实业的背景是怎样的?⑶你能说说他在创办实业、兴办教育和公益等方面的主要事迹吗?2、问题讨论:“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了什么?”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小活动——“蜻蜓点水:民族工业发展的轨迹”2、乡土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