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3 古文二则学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VIP免费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3 古文二则学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3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3 古文二则学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3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3 古文二则学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3
伯牙善鼓琴课题伯牙善鼓琴课时2设计者备课时间[月日周节课型新授课使用者学生使用时间月日目标导学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熟读成诵。2、理解“知音”一词,树立正确的交友观。重点通过反复诵读、品析、积累诗句,把握诗歌内容,人物形象。难点理解“知音”一词,树立正确的交友观。自主预学学习过程教师调控【原文】伯牙善鼓琴《列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注释】1、善:擅长。鼓,弹奏。2、志:志趣,心意。3、峨峨:高耸的样子。4、洋洋:宽广的样子。5、得:体会。6、卒:通“猝”,突然。7、操:琴曲。8、逃:隐藏。【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玩,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中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我从哪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选自《列子•汤问》【赏读入境】:(一)情境导入:合作探究精拨展示学以致用“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搏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二)预习先知:,文学常识:《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学派代表所著,其内容多为、和神话故事。其思想与《》相似,代表故事有、、等。(三)字词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峨峨兮辄卒援琴霖雨2、重点词语:1、善:鼓:2、志:3、峨峨:4、洋洋:5、得:6、卒:7、操:8、逃:9、善哉:(四)初读古诗。(1)学生自由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朗读,师生评价。(3)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小组之间互相合作交流完成。【悟读品味】:1、在遇到钟子期之前,伯牙肯定不缺少赞美,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2、展开联想和想象,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明月、杨柳”时,钟子期又会如何赞叹呢?仿照下面的示例,补充钟子期赞叹的内容。示例: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曰:“”3、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4、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纪念这知音之情,谱出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5、在另一个版本中写到“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试分析交代这个结局的好处。【精读积累】:1、背诵默写全文2、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用原文语句填空1)总写伯牙、子期个人嗜好的语句是:2)钟子期用了两个比喻句,很形象地说出了自己善听的结果,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欣赏的语句是:3)两处概写子期善听的语句是:4)描写大雨崩山之声的语句是:【美读运用】:1、结合文意仿照下面的语句特点抒发你心中的所思所想。示例:千里马相遇伯乐,是一生的幸运。2、读过此文,想想你应该树立怎样的交友观念。拓展:关于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的诗文如“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3 古文二则学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