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义确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结合国情开辟的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加深对国情的认识。二、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成就与失误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理解生产关系调整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三、知识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定;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国策和西藏的民主改革;一五计划建设的主要成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重点1、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难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及实质。教学准备资料、插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略)二、新课教授(一)过渡时期总路线。1935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让学生背诵。(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学生阅读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的什么形式?合作社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用的什么形式?全行业公私合营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1956年(三)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共和国第一步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大会还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主席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我国历史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历史内容。这一时期,我党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任务,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同时,我国还建立了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新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人民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政治上,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使我国基本形成了现有的政治体制,这样,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过渡时期提前结束,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四)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1957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请看图表:①建立了基础工业和新的工业部门。②形成了以鞍山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加强了沿海地区工业基地;工业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例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无缝钢管厂。农业连年丰收,粮棉产量连续增长交通运输业以铁路为中心,有很大发展人民生活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五)、会主义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和失误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开始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2、失误内容总路线怎样看待三面大跃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红旗人民公社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1959--1961年过程中一次严重失误年国民经济(P164资料)发生严重困难三年自然灾害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思考题)为什么“大跃进”会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就吸取什么经验教训?。课堂小结由学生小结布置作业历史填图册板书设计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2.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全行业公私合营3.结束时间:1956底4.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二、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954.9三、共和国第一步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内容2.性质:社会主义类型四、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1、工业2、农业3、交通运输业4、人民生活水平五、挫折和失误1、大跃进2、人民公社化运动教学后记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了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国家而所做的一些探索,有失败,也有取得进展的地方。让同学们知道了我们国家在建设新中国的时候也作出了一些失误的决策,让学生们知道新中国的建设是多么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