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林局工作总结报告20XX年,全市农林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克服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价格波动、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等困难,再夺农业丰产丰收,在高基数上保持了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5.89亿元,同比增长8.8%。(一)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提升整体发展水平。积极督查工程建设进度,完成点评考核工作并全市通报。根据省农业现代化办公室《关于20XX年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目标考核意见的通知》的要求,着力对粮食生产、高效设施农业、农产品质量建设等10个方面进行工作部署,将目标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根据省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监测报告,20XX年我市在全省排名位于第一方阵(1-20位区间),20XX年自测得分90.85分。(二)着力推进“吨粮县”创建,保障“米袋子”。继续推进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全市组织实施稻麦万亩区27个,部级油菜万亩区1个,水稻高产增效创建面积49.26万亩,占水稻面积的82.4%。在境内公路沿线建立机插秧高产丰产带,涉及125个行政村,面积30.15万亩;实现上黄、埭头、南渡、社渚和溧城等5个镇整镇推进,75个村整村推进。全市稻、麦、油菜单产分别达640.1公斤、360.1公斤、160.2公斤,均超历史水平。稻麦单产之和1000.2公斤,连续二年亩产超1000公斤,确保“吨粮县”创建达标。南渡镇水稻高产增效万亩区创建,平均单产达783公斤,列全省第二名,较去年增14.8公斤。被农业部评为20XX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这是我市继20XX年度后再次获此殊荣。(三)着力抓好高效农业持续增长,充实“菜篮子”。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5.08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3.13万亩。截止目前,全市建成高效农业面积50.51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21.62万亩。生猪出栏15.18万头,同比增长2.6%,其中规模养殖出栏12.75万头,规模化比重达到84%。新增高效设施渔业面积1.7万亩,新建、改造标准化池塘1.5万亩,新安装第1页共5页微孔管道增氧设施2万亩,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6.65万吨。《xx市“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规划》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全市设施蔬菜播种面积8.8万亩。天目湖白茶实现产值3亿元,玉枝、玉莲白茶标准园、日日春杨梅标准园等5家企业成功创建xx市级园艺标准园。20XX年1月被评为全省发展高效农业建设先进县市。(四)着力助推农业园区提档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全市吸引“三资”17亿元投入农业开发,规划建设十个万亩级农业园区,其中种植业7个、水产业3个。新增芳芝林、玉莲、黄家荡等xx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家,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农业园区103家,千亩以上69个,其中省、xx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0家。按照提升“一带三园”、构架“六个园区”的目标任务,对园区提档升级。曹山农业园区在一期的基础上,继续向东延伸至104国道,建立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和休闲观光农业;向西扩展至汤桥,形成高效苗木种植及培育基地。第二届曹山杨梅节的成功举办,带来较好的示范效应。前马荡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园区着力推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创省级现代渔业园区。(五)着力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实现农业“保姆式”服务。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连片治理、规模开发,新增高标准农田6.3万亩,累计建成54.2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2.76%。全年实施农机补贴资金1600万元,总投入6200万元,购置各类农机达3920多台套。全市农机总动力54.1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030台,插秧机2693台,联合收割机489台,秸秆还田机1120台。实现机插面积55.4万亩,机插率92.1%。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45家,总数达152家,其中五星级农机合作社10家,占全省五星级总数的12%。xx市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联合遴选为XX省首家“现代农业产业工程集成技术与模式研究示范点”。(六)着力深化品牌质量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消费。深入开展“瘦肉精”、农资打假等6项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农业投入品的管控和农产品的质量检验。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230人次,检查规模生猪养殖场、生猪定点屠第2页共5页宰场92家,检查兽药生产经营企业246家,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456个/次,抽检农资样品36个,立案查处农资违法案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