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民族团结心得体会董VIP免费

2024年民族团结心得体会董_第1页
1/3
2024年民族团结心得体会董_第2页
2/3
2024年民族团结心得体会董_第3页
3/3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董民族团结心得体会交设0703董如玲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加强民族团结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国策,是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情感和意愿的大举。面对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各民族只有同心同德、携手共进,才能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有序的政治局面,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牢固的向心力,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际国内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加强团结,保持统一,才有希望和前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能否取得胜利的高度。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他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面前,人民所厌恶的国家分裂和混乱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国的六亿人民正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地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第1页共3页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时期中国民族关系的特点,丰富了民族团结的内容。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要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加强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加强同全世界人民的团结,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我们不是有个口号叫中华民族大团结吗。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维护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么政治观点,包括骂共产党的人,都要团结。各族人民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世纪之交对民族团结问题的重要性作了新的概括。1992年1月,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什么事情都办不成,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从谈起。”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紧紧围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民族工作根本任务,不断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2005年5月,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解放思想引向深入,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着眼于国际大环境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第2页共3页不断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新的阶段。民族团结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民族团结心得体会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