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从总体上把握和摸清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对我市农业产业化情况进行调研。一、发展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太仓农村每年有大批农民进城进镇,留下来的土地要么是留守在农村的“5060”老人在种,要么承包给外地人种。这种种田方式带来了不少后遗症,前者是传统种植模式,种得比较零碎、杂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有的一块地里会种好多个品种,粮食、蔬菜、瓜类甚至花卉混杂种在一起,不成规模,不易管理,土地产出率并不高。后者虽属规模经营,但由于承包期限相对较短,一般是“打一枪换个地方”,管理粗放不说,难免还有掠夺性经营之嫌。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也为了将宝贵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产出更大效益,我市近几年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土地流转步伐。二、目前现状我市因地制宜,逐步加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步伐,并采用“1+7”现代农业园区和创办合作农场两种模式,村集体经营和委托承包经营两种方式,有力推进了农田建设。1.产业规模不断拓展。在市镇两级产业园建设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围绕逐步调优形成16万亩优质水稻、10万亩常年性蔬菜、8万亩林果园艺、6万亩优质水产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规划形成了双凤、沙溪、璜泾、浮桥、城厢5个规模超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以2万亩浏河—陆渡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形成了各镇千亩以上的蔬菜、林果、花卉产业基地(设施蔬菜示范园区5个,规划总面积4.5万亩,核心基地分别建于浏河镇的何桥村、陆渡镇的洙桥村、沙溪镇的塘桥村、双凤镇的新湖村及璜泾镇的雅鹿村。林果示范园区有2个,规划总面积4000多亩,核心基地分为位于城厢镇的电站村和沙溪镇的涂松村);依托长江渔业种质资源优势,东部沿江形成万亩特色水第1页共5页产养殖示范区,形成以中华绒螯蟹养殖为主的特种水产养殖区域,依托圩区湖泊水源优势,重点打造西部圩区万亩规模化生态养殖区,重点发展青虾、中华鳖及常规鱼等无公害绿色水产品的规模化生产。2.功能定位不断完善。合作农场全省首创,村级基地通过生产合作、流通合作、资金合作等新型合作方式,组建合作农场,合作农场的土地经营权掌握在村集体手中,合作农场按照自愿联合、经济参与、共同所有、民主管理的原则,建有专门章程,明确加入合作农场的社员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入退自由,拥有决策权。加入合作农场的农户,土地入土地股份合作社每年可拿租金,资金入股专业合作社每年可取股金,劳动力加入劳务合作社每月可领薪金。最起码有四个好处:第一,有利于改变粗放生产经营;第二,有利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过去农民种一亩田,辛辛苦苦忙一年,净收入只有二三百元,现在土地流转后,光流转费就可拿到近千元;第三,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第四,有利于美化城乡环境。截止20XX年,我市共组建合作农场55家,吸引6189户农户参与,总规模达3.3万余亩,如沙溪镇半径村的蔬果基地,201户农户以现金或土地形式入股,组建了绿阳蔬果专业合作社,规划建设总面积500亩,目前已投资500万元,完成300亩蔬菜、200亩水稻的棚架设施、生产用房及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部分蔬菜实现了订单式生产,并创新营销模式,采取会员制形式,为会员提供配送服务,20XX年底成本与产出基本持平,预计20XX年可盈利。三、农业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1.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农业园区内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这种关系一方面在企业间形成竞争压力,从而有利于激发园内企业的创新动力,由此带来一系列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另一方面,合作的关系使得企业间的交易费用较少,从而使园内分工更为细化,这种专业化程度极高的生产方式,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创新。2.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创造动态比较优势第2页共5页专业化是农业园初始条件也是产业集群增强和升级的必备硬件。一些工业和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法国、荷兰等。其获得农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