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教育与文化及社会生活》教案第一部分主题研究【方法总结】1.我国科技文化上的“第一”次。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1964年10月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是在:1970年、东方红1号3)、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无人飞船是:神舟一号4)、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5)、中国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容国团6)、第一枚奥运会金牌:1984年23届奥运会,射击运动员许海峰7)、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的是:毛泽东8)、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是:神舟五号、20039)、建国后第一次首先走出国门参加比赛的体育项目是:乒乓球2.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62年的历程,在中国走向世界、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进程中,有三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中华民族的腾飞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个里程碑时间事件影响1971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中国承担更多国际事务、推动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是第一个里程碑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是第二个里程碑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标志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第三个里程碑【重点难点突破】1.“863”计划:1986年3月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上书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加快发展高科技的建议。邓小平做了“此时宜速做决断,不可拖延”的批示。内容:生物工程、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等。2.什么是“两弹一星”?研制他们有何目的和意义?“两弹一星”是指: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目的: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生活。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重庆中考命题预测【命题预测】本单元涉及科教和文化及社会生活,在当今越来越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下,近年全国各地都加大了对这块历史的研究、和考查。重庆试卷也是年年都有这部分的内容,试题以选择题为主,在2010年还考察了大题,今后应该多加注意。模拟演练新中考1.(2011原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五六十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大国的核讹诈下,我国决定实施A.“科教兴国”战略B.“863计划”C.“两弹一星”战略D.“希望工程”2.(2011原创).由王晓明导演的,唐国强,陈建斌,郑国霖,孙维民主演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表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故事。下列人物在此电视剧中必然出现的是A.邓稼先B.袁隆平C.詹天佑D.邓世昌3.(2011原创)三十多年前我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杂交水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许多国家的专家到中国来取经,印度、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引种了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A.邓稼先B.袁隆平C.王进喜D.焦裕禄4.(2011东营市14).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为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了A.“科教兴国”战略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C.“863计划”D.希望工程5.(2011原创)重庆电视台播放的一部老电影《半夜鸡叫》,故事讲的是一个穷人家的苦孩子因为没钱而上不起学,他喊的口号是“我要上学”,这种情况的改变应利益于A.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义务教育法》的颁布B.1982年《中华人民其和国宪法》的颁布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6.(2011青海6.)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请问该桥建于()A.土地改革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7.(2011·山东菏泽中考,1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迅速,GDP对世界的贡献从1%提高到9%,国际影响力日增。下列成就不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A.重返联合国B.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C.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D.《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