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案教学目的基础知识: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能力培养:分析俄国和日本改革的性质,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对比。情感、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这两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到它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难点: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及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具:图片、影片讲授过程导入新课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解放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另两个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俄国和日本又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呢?讲授新课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农奴制阻碍了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2、“1861年改革”3、1861年改革的历史意义,分为两个方面:进步性和局限性。。①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②改革是由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实施的。③改革的前提是维护地主利益。这样,改革存在局限性就不难理解了4、如何评价1861年改革?联系俄国近代对中国的掠夺和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日本明治维新回忆中国历史上讲过的“甲午中日战争”,提问:“为什么国土狭小的日本能够战胜地大物博的大清国?”1、幕府统治的危机2、“倒幕运动”3、明治维新改革内容这些改革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改革使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深刻变化?4、“明治维新的影响”,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正面的评价主要是指改革对日本国内产生的影响,这里要注意和幕府统治下的日本进行比较,正面评价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反面评价主要指改革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等史实加深理解。小结俄国和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是不彻底的,这也对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板书设计:第十六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一、俄国废除农奴制二、日本明治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