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湖心亭看雪》导学案目标导航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对照注释,理解文句。2、积累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虚实词。3、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4、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2和作者游湖的雅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预习感知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崇祯()是日更()定拥cuì()衣炉()火雾sōng()沆()dàng()芥()强()饮铺毡()对坐炉正沸()喃喃()二、借助注释填空。《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的在明亡后追怀往事的山水小品,出自他的回忆录《》。三、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湖中人鸟声俱绝。2、独往湖心亭看雪。3、一童子烧酒炉正沸。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课堂导学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湖中人鸟声俱绝沆砀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三大白客此及下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二、翻译下面句子。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三、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3、“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4、“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5、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6、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课堂小结一、解释下列多义词。1、一:上下一白长堤一痕2、更:是日更定更有痴似相公者3、是:是日更定问其姓氏,是金陵人4、绝:湖中人鸟声俱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5、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不复出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白:上下一白强饮三大白而别二、理解性默写。1、作者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2、写冬雪寒冷寂静的句子是3、写湖心夜景总的印象的句子是4、写湖心夜景中特写景物的句子是5、舟子对作者的评价的句子是拓展提升一、古诗词中咏雪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联。⑴,。⑵,。二、西湖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你能默写出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文名句吗?至少写出两联。⑴,。⑵,。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初潭集》)1.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⑴凡得学者得:得其船,便扶向路得:⑵吾徒相教徒:徒以有先生也徒:2.将文中画线句子译为汉语。原句: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语言运用提炼下列材料中包含的信息。(不少于2条)有人到微软找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在经过西试和实际操作以后,人事部门告诉他被录取了,向他索要E—mail以寄发录取通知书和其他文件。他说:“我没有计算机。”人事部门告诉他,对于微软来说;没有E—mail的人就等于不存在的人,所以微软不能用他。他很失望地离开微软,口袋里只有10美元。他只好到便利的商店去买10千克的马铃薯,挨家挨户转手卖出。两个钟头后他卖光了,获利100%。他又做了几次生意。把本钱增加了一倍。他发现这样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于是他认真地做起这笔生意来,一些运气加上努力,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买了车还增加了些人手。5年内,他建立了一个很大的“挨家挨户”贩运公司,提供让人们在自家门口便可以买到的新鲜蔬菜服务。信息一:信息二:附:参考答案29、《湖心亭看雪》预习感知一、zhēngēng毳lú凇hàng砀jièqiángzhānfèinán二、张岱,《陶庵梦忆》三、1、湖中/人鸟声/俱绝2、独往/湖心亭/看雪。3、一童子/烧酒/炉正沸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课堂导学一、初更以后;撑或划;都;消失;白气弥漫的样子;全;变白;只;罢了;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