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曲折发展》教案【方法总结】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期间建设成就中的“第一”。(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2)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汽式飞机;(3)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①两次会议的相同点:都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②两次会议的不同点:实施的情况及影响不同。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正确的路线没有得到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3.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点:土地改革是1950年开始,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即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是1952年开始,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在大跃进中发展起来的。人民公社是在农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政社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在实行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重点难点突破】1、为什么要在土改后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①从土改知道农业生产特点,进而认识到它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阻碍作用(即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归纳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资金和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②效果:促进了农业产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年年增高。(4)三大改造的完成:①时间——1956年底。②意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2.关于中共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失误原因及历史教训总结(1)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①搞经济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②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时间:1958年发动。(3)文化大革命教训和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重庆中考命题预测【命题预测】本单元是中考的热点,几乎每年各地都要出很多选择题,主要集中考查本单元的主干知识比如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建立的,以及建立的标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尤其是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备考的热点。模拟演练新中考一、选择题1.(2011原创)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总路线的提出B土地改革的完成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D.三大改造的完成2.(2011·江苏徐州21)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A.建国后人民当家作主的欢乐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C.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D.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的狂热3.(2011原创)右图《稻子玉米搭彩门》是建国后某一时期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准确信息是A.当时存在严重的“浮夸风”现象B.棉花生产获得大丰收C.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4.(2011黄石12)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事件是A.新中国的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5.(2011原创)2011泉州13)1958年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