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材料一、认真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进一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体系和机制,继续提高成都气象微博、微信、成都天气网信息发布与服务质量。促进区(市)县全面建立气象灾害红色预警信号手机短信全网发布机制。拓展农村新的信息发布渠道,继续深化“村村通”气象信息发布机制。与市公安局交管局协调,建立起主XX县区利用交通诱导屏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工作机制。开展面向自来水供应、燃气供应等城市生命线专项气象服务。认真做好汛期气象服务。认真组织强对流、转折性天气跟踪监测,及时开展预报服务,联防会商、过程跟踪监测、开展短临预报服务。积极做好“6·4”、“7·9”、“7·18”、“7·31”“10.11”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预报预警准确及时,各部门根据气象预报预警积极联动,开展防汛抢险,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深化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气象为“三农”服务的工作机制,将“两个体系”建设纳入全市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市委20XX年“三农”工作要点和市政府目标考核。完善与相关部门的协作联动机制,与市农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通知,安排部署全市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开展乡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全市完成认证乡镇数较去年增长20%,通过认证乡镇达110个。彭州、大邑局全面完成“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实施工作任务,双流、龙泉驿完成了城市示范社区的示范建设工作。三、加快提升大城市气象业务服务现代化水平加快“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进市县两级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建设,xx市、金堂、龙泉、邛崃、彭州、双流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将在年底开工。加强环境气象业务能力建设。制定了雾、霾天气预报预警、空气质量预报与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等管理规定、编制了《雾第1页共4页霾天气监测预警与重污染气象应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与市环保局建立了空气质量预报和重污染天气预警联合会商、联动机制,联合开展发布工作。开展了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大气扩散气象条件分析周报、紫外线预报,市县两级气象台开展雾、霾监测、预报预警及环境气象指数预报服务。《大气污染监测预警气象支撑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发改委立项,“大气环境气象监测基地”已完成选址工作。做好政府重大社会活动和重大工程建设的气象保障服务。圆满完成西博会、全国第九十届糖酒会、秸秆禁烧等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完成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保障方案编制以及地铁、“北改”和“天府XX县区”建设的气象保障工作。进一步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牵头承办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适时实施人工增雨,治理大气污染”目标任务,强化xx市环境空气质量达优人工增雨作业。在xx市西部沿山地区初步建立地面碘化银发生器组成的作业网,被列入市政府年度工作创新项目。市人影办组织高炮、火箭、地面碘化银发生器和增雨飞机,抓住可能的降水天气过程,开展地面和空中结合的立体式大规模增雨作业,有效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截止11月30日,空气质量达优飞机人工增雨作业3架次,飞行时间8小时;高炮作业47炮次,火箭作业55箭次,地面碘化银发生器作业32批次。加强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做好中小学校、危化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的防雷设施安全检测。认真开展石油天然气、城镇燃气输送管线及相关设施防雷安全工作。推进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全覆盖;修订片区防雷中心工作管理办法、跟踪检测服务流程,制订片区防雷中心业务培训制度,完善雷击风险评估和跟踪监测服务流程。推进气象业务能力建设。成都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监测预警联动平台、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二期建设投入业务运行。开展了遥感资料反演污染物面分布系统、camq模式引进与本地化、大气污染气象指数预报系统、大邑综合业务平台等业务项目的建设。XX省县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的投入业务使用。第2页共4页四、加快推进气象改革和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按照中国局全面深化气象改革与现代化建设和xx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的要求,xx市政府成立了全市全面深化成都气象改革领导小组。成都局起草了“全面深化气象改革推进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