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财政工作总结报告一、稳固增收节支格局,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20XX年区财政创新工作机制,克服重重困难,认真贯彻积极财政政策,多措并举促增长,统筹资金保重点,厉行节约控支出,财政资金效能稳步显现。(一)加强财源建设,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是夯实财源基础,巩固主体财源、培育新兴财源,努力做好稳定存量税源和积极吸引新税源工作,各招商部门及乡镇街道确认新增企业6149家(含个体工商户3577家),其中三产企业2128家,完成2008年以来新增三产企业税收198327万元;二是加强收入分析,提高研判能力,以税源管理软件平台为依托,修订重点税源管理体系,跟踪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营改增”等税收政策变动带来的影响,积极开展对口税源企业后续管理和服务;三是建立健全税收监控体系,高度重视税源信息的日常监测、分析和措施跟进,加大财政、工商、国税、地税、街道五部门联动的组收工作力度,增强协税护税动力。(二)发挥财政职能,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充分运用财税政策,积极完善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贯彻落实xx区委关于进一步做好“122企业”培植计划的要求,鼓励企业做强做大。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加大对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拨付20XX年度各项产业政策资金11.04亿元。积极向上申报各种专项资金,采取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落实中央各项优惠政策,下发中央财政20XX年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20XX.18万元;发放20XX年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资金158万元,涉及8179户。(三)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支持重点工程建设。根据区委区政府重点工程安排情况,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保障各在建、续建项目的顺利推进,预计全年各项基建支出42.7亿元。一是加大资金统筹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组织符合信贷新政策项目与银行对接,特别是充分利用政策性银行优势,做好第1页共7页重点项目筹融资工作。二是优化债权债务结构,研究分析当前政策,加强与金融机构、项目单位及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加大力度包装新项目。三是加强融资平台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做好融资前期手续,跟踪已推项目,加快上贷审会进度,在确保安全规范和成本控制的前提下,拓展新型融资模式。(四)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行政管理成本。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合理安排预算单位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切实保障预算单位的正常运转。强化公共支出管理,严格项目审核,根据各单位履行职能的资金需求确定项目资金规模,加强经费指标监控。按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原则,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20XX年xx区(开发区、梅山保税港区)“三公经费”实现零增长。大力推行公务卡,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严格压缩各类纪念、庆典、节会、论坛类活动事项的经费支出。通过切实挖掘节支潜力,控制增量,节约行政成本。二、共享公共财政阳光,持续加大服务民生投入大力落实公共财政政策,服务民生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区用于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七成以上,社保、教育、医疗、科技等支出增幅均高于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幅,财政保障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一)推进民生民计改善。20XX年全区社会保障就业和医疗卫生支出8.6亿元。20XX年区政府投入2亿元,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公租房等建设。全年安排基础养老金8728.44万元,累计支出8657万元,进一步保障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实现;投入再就业资金1689万元,审核下拨被征地人员用工补助经费约4534万元,建立普惠制的再就业培训体系;进一步提升助学、助老、助困、助残等社会救助水平,全年投入社会福利和救助资金1.3亿元。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12585.84万元;安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方面资金8640.24万元,受惠人群达154585人;安排公共卫生经费3585.10万元,促进公共卫生网络的建设、120急救建设、计划免疫母婴保健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安排公立医院经费3110.73万元,重点投向医疗改革、卫生医疗基础建设。(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区农林水事务支出4.68亿元,第2页共7页增长21.85%以上。积极向上争取各项涉农财政补贴政策,全年争取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