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地图的基本要素》教案知识目标①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②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③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④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技能目标①能在地图上量算出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②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确定方向。③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教学重点、难点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运用,以及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依据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教师需要创设多种情境,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教学。导入新课:某地区校平面图。,问:"你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能从地图上获得哪些信息?"师:同学们在"某校图"上找到很多地理事物,这一节我们一起学习怎样看地图。教学新课板书第三节地图师:请你动手量算,同桌同学合作,用准备好的米尺量出使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生:长1.2米,宽0.4米。师: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长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比实际课桌长度缩小了多少倍?生:120倍。教师小结: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教师说明在比例尺的公式里,图上的单位一般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也要换算成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板书一、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师:在黑板上画出长1厘米的线段,用它表示1.2米。比例尺的这种表示方式是线段式。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比例尺吗?生讨论回答: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2米。师:这种方式就是文字式。除此以外还会有什么方式?比例尺能不能用数字表示呢?生:1∶120或1/120。师:出示中国政区图、中国交通图、中国地形图,学生分组观察说出这些地图比例尺的表示形式。学生回答:有线段式、数字式等。师:请你把下列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提醒学生注意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师:请你比较下列比例尺中,哪一个最大?(师启发诱导学生,在比较时要换算成哪一种方式,然后再比较。)A.1∶600000B.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C.1/800000板书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完成教材活动内容得出以下结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地图比例尺愈大,要表示的范围愈小、表示的内容愈详细;反之,地图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表示的内容愈简略。师:看地图,不只是要会读地图上的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下面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二、地图上的方向师: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那么在地图上应该怎样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是如何确定呢?师: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师: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注意:指向标指向北方。联系书中思考题(1)图中的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2)假若图中的A、B两点的实地距离是60千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是多大?(至少用两种不同的形式表示出来)师:有的地图,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怎么判断方向呢?(启发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地理知识。)生: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师:当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生:学生观察地球仪,当一个人站在南极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北;当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时,他的前后左右都是指向南方。师:野外旅行或考察,有时会迷路,需要确定方向,假若你没带指南针,在北半球如何确定方向呢?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看哪个小组想的点子多?学生讨论回答:(1)在晴天的夜晚,可以用北极星确定方向;(2)在白天利用太阳确定方向;(3)白天观察树木确定方向;(4)利用房屋确定方向。师:大家知道,地图上的地面景物是用不同符号表示的,除了符号还有一些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因此,要利用好地图,必须熟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