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愚公移山》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愚公移山》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4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愚公移山》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4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愚公移山》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4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起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知识与能力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寓意;2、分析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2、把握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教学重点】品味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1、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做出不同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2、学习愚公身上的精神,理解文章深刻的寓意。1、关于列子及寓言;2、多媒体课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愚公移山》。这是一首同学们十分熟悉的歌曲,它述说了中国古代有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后代人对愚公精神的崇敬。有人说,生活的道路只有两种,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但是不论哪种路都不是一路平坦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面对荆棘坎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选自《列子》的课文《愚公移山》,看看古人是怎样对待困难的。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列子。3、了解寓言。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字词积累。(见课件)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3、积累重点词句。(见课件)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4、复述故事。四、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愚公精神1、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2、愚公为什么要移去这两座山?3、愚公要把山移成何种程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4、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里看出来?5、对于愚公来说移山是艰难的,难在何处?6、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7、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8、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9、智叟的话与愚公之妻的话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10、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11、小结。(见课件)五、比较探究读《夸父追日》和《精卫填海》的故事。1、比较他们与本文的差异。(人数、外援、结局)2、通过比较,我们能看出什么?六、拓展延伸我们还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七、课堂总结(见课件)八、布置作业愚公移山难度太大,留给子孙后代的负担重,想要达到同样的目的,如果不去挖山,你认为他可以怎么做呢?请为愚公出一个好点子。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愚公移山》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