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扫六合教案课题:第三单元第十课“秦王扫六合”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2、通过引导学生归纳并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3、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教学难点】焚书坑儒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图表法【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秦灭六国的原因,让学生初步掌握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方法以及比较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一目,并填写地图,使学生能够把历史材料和地图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建立正确的历史时间和空间观念。3、通过制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表,简单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4、指导学生设计秦朝疆域示意图,初步教会学生压缩信息的记忆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听歌曲《秦始皇》,出示歌词——李白的诗《古风》教师:五百多年的分裂与战乱,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与伤害,但也坚定了一个人结束战乱、统一中国的伟大理想,这个人就是大秦始皇帝,让我们走近秦朝,认识大秦始皇帝为实现并巩固中国统一所作出的伟大业绩……(板书课题第10课“秦王扫六合”)学习新课:一、秦的统一教师:请同学读教材中关于“六合”的注释,了解“六合”的含义。(生阅读教材)教师指出:“六合”并非六国,而是上、下、东、南、西、北,泛指天下。教师:自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强大攻势,从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其他六国,建立起秦朝,请同学们看书介绍秦朝建立的有关情况(生答后,多媒体直观展示秦灭六国图,强调秦国和秦朝的区别;说明采取的战略——远交近攻)提问:为什么秦能灭掉六国,统一全国呢?(提示:结合第六七课的内容和本课的阅读文字思考回答)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可以说从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那么怎么做才能巩固统一呢?二、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师:请同学们找一找秦始皇从哪些方面入手来统治国家的(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五个方面来归纳秦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问:嬴政在政治上采取了那些措施加强自己的权力?这项政治制度来源于战国时期哪一思想家的主张?(生答)小组活动:你能用图示的方法来形象生动表示“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吗?(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找代表用展台展示并讲解,学生完成后教师补充讲解)总结:从此图我们可以看出,从皇帝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秦始皇通过任命、考核地方官员的方式,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将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有效减少了地方割据对皇权的威胁,这就是中央集权。而在中央,这些官职之间互不隶属、各负其责,又互相监督,一切事物最终都由皇帝决断,有效减少了大臣专权对皇权的威胁,这就是君主专制。从此,皇权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国家权力的绝对核心。而且,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一直被后世沿用两千多年,并不断得到强化。直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才结束了封建帝制。过渡:在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出示故事《郑人买马》,提问:为什么会出现故事中的问题?如何解决?(生答)教师:设想一下,一个国家,如果它使用的货币、长度、重量、容量的标准和文字都不统一,那将会有什么影响?所以秦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2、经济上:(看图片加深印象,回答有何作用?做算一算)3、文化上:(看图片加深印象,回答有何作用?)过渡:秦的这些措施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秦的统治。在思想上秦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生答)4、思想上:“焚书坑儒”是怎么回事?我们一齐看课本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