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科学技术局年度工作报告一、20XX年工作总结20XX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八倍增、两提高”目标任务,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提升区域自主创新实力,为瓯海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力量。(一)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20XX年继续落实《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XX县区的实施意见》(瓯委发〔20XX〕71号)及《关于加快推进科技进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扶持措施》文件精神,继续贯彻过去出台的一系列科技扶持政策文件,完善“1+1+x”区域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使我区在全市科技进步考核排名中稳居前茅。重视科技宣传工作,积极编发各类新闻媒体信息,20XX年度,区科技局通联站荣获《科技金融时报》“先进通联站一等奖”荣誉称号。建设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瓯海科技”信息传播阵营,形成了由瓯海科技信息网、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瓯海分市场、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等信息平台所组成的全新科技传播体系。通过该传播体系宣传区科技政策信息逾1000条,带政策走访企业200多次。(二)大学科技园建设不断加强完善xx市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建设,落实《xx市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管理办法》等各项政策。逐步完善其技术研发创新、高新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功能。同时,出台《xx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试行)》,依照有关规定严格保障大学科技园专项资金使用。完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园区管理,拓宽宣传渠道,集聚创新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园区。截至20XX年11月,科技园共有在孵企业61家,其中孵化器入孵企业48家,温州大学分园入孵企业13家,其中20XX年新入第1页共8页孵企业20家。入驻企业在孵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53项,其中源于高校项目198项,占78.3%,拥有国家授权专利115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大学科技园继续推行驻企服务员制度,定期举行培训班、学习交流会,树立服务企业的意识。(三)创新主体培育不断深化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服务我区已有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具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20XX年新认定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创新试点企业1家,xx市科技创新百强企业7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家,现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4家。新培育各级科技型企业共93家,其中省级33家,市级35家,区级25家。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速企业研究中心建设,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截至20XX年11月,本年度新培育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2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8家、区级企业研发中心9家。目前共有各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95家,其中省级研究开发中心32家,市级研究开发中心47家,区级研发中心116家。鼓励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创新培育行业领先技术,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20XX年共受理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159件,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38项,市级14项,区级106项。共有58项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9项,市级2项,区级37项。(四)科技合作交流得到加强凭借xx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资源优势,发挥学城联动最大效益,统筹“线上”、“线下”运营机制,建成全省第二家、全市首家科技大市场,迈出了瓯海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化探索发展道路的第一步。截至目前,促成各类科技合作交流活动12次,签约项目32项,已有25家中介机构通过大市场与企业签订合同200多份,实现服务收入104万元,代理申报专利120件,商标35件,成功举办xx市首届技术成果竞价(拍卖)会,走访企业100余家,窗口接待人员110批次。瓯海科技大市场开市仪式当天,展示30多项科技成果精品,并成功将10项科技成果以竞价(拍卖)的方式进行产业化对接,总成交价为第2页共8页2867.5万元。同时,还出台《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xx区分市场奖励办法(试行)》,为企业和院校提供技术难题解决、科技人才需求交流等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