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行路难一.学习目的1.德育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2.知识目标:朗读全诗,把握音形义;熟读诗文,理解诗文的内容及蕴涵的情感.3.能力目标:背诵这首诗,并能正确解释重点字词二.学习重点:朗读全诗,把握音形义;熟读诗文,理解诗文的内容及蕴涵的情感.三.学习难点:背诵这首诗,并能正确解释重点字词四.学习方法:自学,合作讨论五.时间:一课时六.学习过程:步骤一:自主学习,知人论世,复习李白的相关知识,画出要点并记忆。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其诗抨击黑暗现实,同情下层人民,热爱祖国山河。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像丰富。杜甫称赞他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而李白自己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两句诗也是对他的诗歌语言的最生动的概括。2、背景:李白才高志远,但他的一生很不得志。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应诏入京,供奉翰林院,本想做一番大事业,但因得罪权贵,不到三年便被赐金还山。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使他长期陷于苦闷之中。步骤二:学习《行路难》生字词及诵读知识,串解诗意。分组自读,要求在文中标出生字的字音,读准字音。请组内同学分别读,看看谁读错的字音最少,再齐读,要求放开音量,大声朗读。注意字音:金樽珍羞投箸歧路注意通假字:“羞”同。“直”同解释:清酒:斗十千:多歧路:长风破浪:云帆串解诗意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翻译: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翻译: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翻译: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翻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翻译:步骤三: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诗的开头作者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从哪些可以表现出来?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人在第7句和第8句中用了两个典故,诗人用典的作用是什么?4.最后两句诗,诗人的感情陡起,请说说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感情?三.分组展示,总结本诗要点及收获。答案步骤二:馐值zūnxiūzhùsèqí清醇的美酒一斗值十万钱岔道这么多比喻实现政治理想高高的船帆串解诗意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中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却被满山的白雪阻拦。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今后要去哪?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挂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步骤三1.“斗十千”、“值万钱”极言宴饮的丰富、奢华。但诗人“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悲愤难奈之情。2.比喻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3.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任抱有希望。4.这首诗抒写了因世路艰险、功业难建而产生的苦闷心情,但诗人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