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工作总结报告20XX年,我局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打造核心增长极”的战略部署,以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为核心,以“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思路为统领,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持续推进财政改革,不断规范财政管理,各项财政措施落实有力,为完成全年财政工作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一、20XX年全市财政收支完成情况20XX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558亿元,按省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6.8%,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其中:国税部门完成232.1亿元,同比增长11.4%;地税部门完成238.8亿元,同比增长22.3%;财政部门完成46.6亿元,同比增长16.5%;省地税直属分局完成19.6亿元,同比下降0.6%;海关代征税收完成21.2亿元,同比下降42.9%。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1.9亿元,同比增长21.6%,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5个百分点,完成年初人大预算任务的105.3%。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17.8亿元,同比增长20.9%。全年预算执行呈现以下四个特点:1、占比提升。全市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在全省设区市中均列第4,分别比去年提升1位、4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在中部六省会城市继续排名第一位。全市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全省比重分别达20.3%、18.0%,分别比上年提高0.3和0.5个百分点。2、质量提高。全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90.3%,比去年提高0.1个百分点,排名全省11个设区市首位,是全省唯一保持90%以上的设区市。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84.1%,比去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一直排名中部六省会城市前列。3、县区提速。全市县区级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全市平均增幅4.7和3个百分点,县区级收入占全市比重继续稳步提高。财政总收入上,xx区首次突破30亿元,红谷滩XX县区、xx区首次突破40亿元,高XX县区首次第1页共16页突破50亿元,xx县首次突破70亿元大关,继续排名全省县区总量第一。全市11个县区中,超30亿元县区8个,超40亿元县区6个,超50亿元县区3个,超70亿元县区1个。4、保障有力。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20.9%,增幅比去年提高5.5个百分点,其中市本级增幅达27.7%,比去年提高15.6个百分点。全市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重点事业支出均得到了有力保障,保持了较快增长。二、20XX年主要工作回顾(一)聚焦经济发展,夯实我市发展基础。1、助力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20XX年我市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新增投入2.5亿,规模扩大到13.5亿元,重点扶持航空业、汽车制造业、生物医药业、光伏产业、公共交通业等产业的发展;累计拨付昌工控股10亿元,充实、壮大我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市场化的风险投资、债权投资等方式支持产业发展;同时加强金融机构监管,扶持我市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支持企业上市和小额担保贷款。二是积极争取省厅资金政策支持。20XX年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4亿元,比20XX年增加4亿元;争取省财政地方教育附加返还2.85亿元;同时争取到省财政2500万航空产业发展基金;轨道交通二号线成功签约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确定了2.5亿美元的贷款额度。三是运用政策杠杆激励企业加快发展。根据去年制定的《xx市打造核心增长极企业(经济实体)税收突出贡献奖奖励办法》,新增安排打造核心增长极企业(经济实体)税收突出贡献奖奖励资金2990万元,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市税收增长。2、推进城市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功能。一是保障重大重点项目建设。20XX年全市重大重点项目共100项,年度计划投资538.38亿元,资金由市本级财政投入、平台融资、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及自筹保障,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169.53亿元(含平台融资115.37亿元)。二是筹集资金29亿元,提升平台融资能力。在20XX年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本金6亿元基础上,今年新增安排4亿元,动用预算内上年结转资金安排3亿第2页共16页元、市政设施配套费安排1亿元,预算内安排基建项目资本金总量达到14亿元,另外从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中拨付5亿元,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安排10亿元,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本金,扩大平台资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