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从而把握这首诗的意境。(2)通过创设情境,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大胆想象,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创新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去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去完成联想、想象的训练。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通过奇特、美妙的想象,表现了至纯至美的童心。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揣摩关键词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难点是: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并形成能力。三、设计思路《纸船》是一首外国散文诗,它是泰戈尔《新月集》中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这首诗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极好教材。1、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我设计了“美读亭”,试图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读,提高学生朗读能力。2、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因此,我设计了“品诗轩”,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去体会诗人通过奇特非凡的想象来表现至纯至美的童心。3、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我又设计了“创意阁”,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放飞联想、想象的翅膀。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优化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诗歌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项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能很好地增加容量,实现这个重要目标。2、诵读法诗歌的教学尤其注重朗读。针对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实际朗读水平,有效地指导朗读,在停顿、轻重、节奏、情绪等的处理上着重指导强调。朗读可由听读、试读、仿读、指名读、赛读、齐读等,形式多样。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诗中巧妙的艺术构思,强烈的感情色彩,优美的意境,凝练的语言,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从而理解诗的内在思想意义。3、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纸船》诗人通过奇特、美妙的想象,表现了至纯至美的童心。因此指导学生也要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含。并放飞自己联想和想象的思绪。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组图片:1、教师导入:同学们都曾有过自己的童年,有时候一篇文章、一件旧物、一抹微笑都会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而这些记忆往往是令人终身难忘的,你们有过放纸船的经历吗?(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经历。)大诗人泰戈尔把自己放纸船的经历写成了一首诗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诗歌《纸船》。2、检查自主学习: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课前搜集,课上交流。)(二)美读亭1、听读: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朗诵,注意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并适当标注。2、试读:自己试读,读出节奏和重音。(可以参看大屏幕。)3、仿读:教师播放录音,学生仿读。4、指名读,师生评点、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5、指导朗读:在朗读的时候要做到:(1)用普通话正确有感情地朗诵。(2)注意节奏和重音。(3)语气语调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6、赛读小组内赛读,推选最好的再进行比赛。宣布比赛规则:同学们当评委,负责找他们的优点,谁的优点多谁获胜,老师当主持,负责宣布结果,并发给奖品。(纸船)7、齐读。(三)品诗轩1、内容探究(1)默读思考:围绕“纸船”,诗人描绘了哪些内容?明确:围绕“纸船”,诗人描绘了儿童的奇思妙想。首先想到: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放入急流,渴望异地的人知道我是谁。然后想到船载着秀利花平安地带到岸上。接着想到天上的小朵白云放在河里来与我的纸船比赛。最后想到梦里睡仙坐在船里。(2)诗人写“纸船”为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