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疾人工作会议市长讲话稿各位领导、同志们: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将我县的助残工作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希望通过这次学习交流,能够使我们的工作再上新水平,为全市的残疾人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一、坚持和谐发展理念,让残疾弱势群体共享社会文明进步我县共有各类残疾人人,占全县总人口的%,是一个规模相对较大的弱势群体。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如何实现好、保障好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解决他们收入普遍偏低、生活缺乏保障、自救能力较弱的现实问题,成为县委、县政府“求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的重要议题之一,并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逐步清晰的过程。为掌握全县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尽快解决现实问题,县委、县政府最初安排了一名主管领导深入一线进行了全面调研,并由电视台把资料带回来,在常委(扩大)会议上进行播放。面对特困残疾人生活窘困的画面,在场的人心里都很不是滋味。“想办法、寻出路,再难也要解决特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问题,让这一弱势群体共享社会文明进步”这一扶残助残的共识由此很快形成。按照“全党动手、全民参与、更新机制、共创和谐”的指导思想,一系列措施随之出台:每年将扶危济困和助残工作纳入为百姓办实事的具体内容,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每年专题研究残疾人事业发展问题;在县四大班子领导成员中实施“五个一”工作机制,其中之一就是每人分包一个特困残疾人家庭,从日常生活到残疾人就业、子女上学等事项一包到底;建立长效机制,残联与民政部门统一协调,把名经济困难残疾人列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并经常性开展慰问送温暖活动。扎实的工作举措,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我县多次被省、市评为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先后三次承办全省残疾人工作现场会,年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第1页共4页称号。省残联理事长同志评价我县实现了四个“全省第一”:第一个开展了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第一个建立了为残疾人无偿发放物品的“爱心超市”,第一个进行了乡镇残联换届,第一个成立了乡镇残疾人慈善救助会。二、大力实施危房改造,为贫困残疾人撑起安居的蓝天随着助残工作的拓展和深化,解决好残疾人住房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安居才能乐业,没有安全舒适的住房,就谈不上提高生活质量。为此,我县自年起,按照“摸清底数、分清缓急、动态追踪、逐步消除”的工作思路,连续实施“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三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万元,维修、翻建残疾人危房户、间,名残疾人喜迁新居。危改工程的大力度实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营造了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树立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促进了干群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今年,我们又将残疾人危房改造列为解决好“三方面问题”的重要内容,确定全县剩余危房年底前全部改造完成。目前,工程进展顺利,预计月底即可全部完工。几年中,我们牢牢把握了三点:1、工作上求细。为查清底数,成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状况调查领导小组,对全县个乡镇个村街的残疾人进行逐户走访,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为实施“危改工程”提供了准确数据。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年度改造计划,保证新出现的危房能够得到及时改造。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对涉及到的残疾人进行提前妥善安置,做到有处住、有人管、有饭吃,确保民心工程真正让群众满意。2、工程上求严。县委、县政府把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各乡镇分别确定具体责任人。为有序推进,建立了档案跟踪制度,根据危房破损程度及残疾人生活状况,制定具体改造方案和资金支付清单,不搞平均分配,保证整体工作效果。工程实施过程中,坚持一步到位原则,统一施工材料,统一施工标准,安排专人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验收,保证改造后的房屋既美观又耐用,不留隐患。第2页共4页3、力量上求广。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涉及面广。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我们在资金筹措上,采取了县乡两级政府拿大头,并向上级争取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种筹资渠道。在责任机制上,分解落实乡镇、村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