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学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过程与方法:探究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学习者应具备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达·芬奇经过数次的“画蛋”成为画家,莫泊桑经过不倦的写作成为文学巨匠,爱迪生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研制出钨丝灯泡。由此看来,“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成功来自于恒心、毅力,来自于扎实的基本功。今天我们就从这篇文章中再去验证这个观点。二、作者简介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道家著作。相传为列御寇所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齐人攫金”等,对今人仍有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选自《列子·汤问》三、朗读课文,理解文意1、掌握课文中中生字的读音gòushùnyǎnzhuīzìmáoshīyǒufǔyīng彀瞬偃锥眦牦虱牖拊膺2、根据注释,疏通文意善:名词用作动词,擅长。彀弓:张开弓、拉开弓。过:超过。瞬:眨眼偃卧:仰卧。承:这里是由下向上注视的意思。虽:即使。眦:眼眶。亚:次,再。微:微小。南面:面向南。旬日:十日。浸:渐渐。贯:穿透。绝:断。拊:拍。得之:掌握了(射箭)的要领。指名几为学生朗读,根据课下注释及提供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教师点拨。3、分析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介绍飞卫,起衬托作用。第二部分纪昌学射的经过。第三部分飞卫对纪昌的称赞。四、初读寓言,把握整体。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词或句子要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2、检查反馈。⑴读好了吗?那老师可要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这则故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谁愿意来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说明故事的主要内容吗?(纪昌想学射箭,向飞卫请教。开始飞卫让纪昌练眼力,先练眼睛牢牢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再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眼力练成后,飞卫才教他开弓、射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五、品“练眼力”悟寓意。1、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再来看课题。从题目看,课文写的是纪昌学射箭的故事,那么课文主要是写纪昌学习怎样开弓、怎样放箭的事吗?(不是)那他学的是什么?板书:练眼力。2、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纪昌下功夫、练眼力的呢?(第2、3段。)3、请你仔细读这两段,用“”画出飞卫教的句子,用“”画出纪昌下功夫练眼力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就在句子的旁边写下你的感受。4、学习第二自然段⑴一开始飞卫是怎么教的?给纪昌提出了什么要求?(你要想学好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⑵你体会到了这个师傅怎么样?从哪些词体会到的?(从“牢牢地盯住”、“不能眨一眨”体会到飞卫的要求很严格。)⑶那纪昌面对师傅的严格要求,又是怎样做的呢?①“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说明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②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注视”是怎么样地看?(多提问几个)这不是普普通通的看看而已,是专注地看,是心无杂念地看!用飞卫的话来说就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谁来读出纪昌的专注劲儿来!●纪昌让自己注视着什么来练眼力?(穿梭着的梭子)梭子,同学们大概没有见过它,它中间粗,两头尖,形状像枣核。人们在织布的时候,便由它牵引着织线来回地、不停地穿过来穿过去。●下面,我们也来练练眼力,老师手中的笔就是一个梭子,请大家睁大眼睛,注视着它,你的眼睛不能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