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三维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重点难点】重点:1、责任的含义2、责任的来源3、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意义。难点:1、理解责任的含义2、明确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意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等方面承担责任方面的情况,可以事先召集部分同学进行座谈,从正反两方面收集典型事例;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负责任的表现及不负责任的后果。★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课时安排:2课时,每框1课时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授课过程导入新课(屏幕显示)成语故事:一诺千金秦末汉初,有一个楚人名叫季布,最喜结交朋友,其为人性情耿直,豪侠仗义,且又乐于助人,因季布言而有信,使其声名远扬。当时民间有谚:“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人们就从这两句楚谚引申出“一诺千金”这个成语,比喻说话算数,守信用。1.你还知道其他有关承诺的成语或名句吗?2.想一想承诺意味着什么?新授: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一)、我的角色我的责任活动一小故事:支付赔款的案例分析讨论:(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少年做错了事,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是父亲的责任,在婚姻法中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你觉得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讨论,教师引导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1、责任的含义:活动二:请你列举出你认为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课本上)应该做的事情不应该做的事情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2、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方式选择一个领域,女生说应该做的,男生说不应该做的。注意:教师可以先举例活动三: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余震还未结束,救援工作已迅速展开:上级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消防员正在来火,部队战士在寻找被困在废墟中的人医生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做手术,民政部门紧急运来救援物资,并在社会上组织募捐活动…许多中学生从电视里看到这则新闻后也在想:我能做点什么?把零用钱捐出去吧。合作探究:(1)在抢险过程中,哪些人承担了责任?(2)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3)他们承担的责任来自哪里?作为社会一员的你能为灾区做点什么?2、责任的来源P6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责任的来源: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活动四:我的角色,我的责任!1、每位同学准备五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2、将全班分成前后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学生依次说出五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3、按照课本活动步骤各小组依次进行4、小组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6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自己的感受注意点:要求营造一个温暖、坦诚,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围,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同时要求其他同学在听到别人的心里话时不能嘲笑,,更不能再课后传播。如果学改备记录生一时放不开,教师可以自己先做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放开自己。3.角色与责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总结: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二、谁在对我负责活动五(一)第一个活动:“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