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并能够流畅的朗读课文;2、技能目标: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教学重点1、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2、能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学难点能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学情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在阅读技巧上还把握不好。教学准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课件,朗诵文件教学过程:结合学科特点,体现单元组教学环节,学习内容,时间预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探究,单元组合作,同层竞争,人人参与,精讲足练,联系实际,点拨升华,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一、抽层检测。(5分钟)二、出示目标,自主学习。(7分钟)三、共同探究,构建知识体系。(一)了解作者、作品以及了解文中主要人物:(大屏幕出示有关知识)(4分钟)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孙权的大将。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孙权的谋士。(二)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词(3分钟)(三)再读课文:(5分钟)学法指导:朗读文章可分为两步:第一步读准字音,注意断句第二步读出句意,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提示:注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注意:断句读音语气读1、权\\谓\\吕蒙曰2、卿\\今\\当涂掌事3、蒙\\辞\\以军中多务4、自以为\\大有所益5、蒙\\乃始就学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四)结合课下注释积累文言词汇(7分钟)关键词语:当涂:当道,当权岂:难道邪:相当于“耶”表反问语气“吗”但:只见:知道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或谋略(五)积累成语:(2分钟)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比喻才识尚浅。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六)疏通文意疑难句子标出共同解决(6分钟)关键语句1、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蒙以军中多务辞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四、当堂检测(5分钟)五、作业设置:(1分钟)必做:翻译课文;选作:搜集并整理三国成语故事小结: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孙权劝学劝学就学赞学孙权——→吕蒙←——鲁肃(善劝)(肯学)(爱才)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启示:肯学、勤学反思与重建附:一、课前检测题:1.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⑥岂()2、(1)《孙权劝学》选自《》,《》是(朝代)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记载了从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诗》《》《》《春秋》等书。二、课堂检测题:1.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1)比喻人学识尚浅。()(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2.翻译句子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④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一、作业设置:必做:翻译课文;选作:搜集并整理三国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