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括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通过“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认识动物和植物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可缺少的成员;3、通过对图片及视频等资料的观察、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及思维能力;4、通过讨论动物对植物生活的作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讨论活动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2)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生态学观点,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3)通过课后的继续探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与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2.动物是食物链结构的成;3.动物对植物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教学难点1.动物是食物链结构的成分;2.讨论动物对植物生活的作用。教学方法:以“启发—讨论”法为主,辅之以谈话法和讲授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动物对的环境影响活动一:讨论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1、观察录像,完成表格。2、讨论A、动物与植物的互惠互利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B、绿色开花植物离开动物能否传宗接代?(一)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促进植物的繁殖导入新课:同学们,很高兴今天我能与大家一起走进生物圈中的动物世界。通过在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是食物链结构的成分。生物圈中的任何一种动物,与它栖息的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的。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尤其是对植物生活有多方面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动物对环境影响的知识。放映录像(有关蜜蜂和蜂鸟采蜜、狗带走植物种子、青蛙捕食害虫的内容),提问:录像中有哪些动物,这些动物的活动对植物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组织学生活动,分发活动报告,来回巡视,及时指导、点拨、释疑。学生完成了表格以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利用视频展示仪在全班展示、交流。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题的答案。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认真听讲,了解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观看录像,仔细观察动物对植物生活有哪些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并完成“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的活动报告。将完成的活动报告及讨论得出的答案提交全班交流:A:蜜蜂和蜂鸟的取食与有花植物的传粉、动物活动与种子果实的传播等方面。B: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引来动物传粉,它们离开动物不能传宗接代,一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的传粉不依赖动物,它们离开动物依然能传宗接代。和分布活动二:讨论动物对植物生活的不良影响(二)动物对植物生活的不良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对植物生活造成危害。引导学生说出知道的动物对植物生活起积极作用例子,给出鹎、太平鸟、星鸦、榛睡鼠等动物对植物生活起积极作用的图片,归纳出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两方面通过本小节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护并保护动物的德育教育。提问:生物圈中所有的动物都对植物的生活起积极的作用吗?引出活动二。组织学生活动,来回巡视,及时指导、点拨、释疑。展示蝗灾、鼠害和赤潮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入动物对植物生活的不良影响表现在直接或间接地对植物生活造成危害。(在蝗灾和鼠害知识的讲解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讲解: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动物对植物生活的影响包含了积极作用和不良影响两方面,但这两方面的影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引入事例:重庆因遇罕见蝗灾,急需5000条蛇、2万只麻雀、20万只青蛙,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说出自己知道的动物对植物生活起积极作用例子,从而认识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两方面。通过本小节知识的学习,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达成共识,继续完成活动二的报告内容,踊跃地向全班提交本组讨论的结果。从蝗灾、鼠害和赤潮等知识的学习中,认识动物对植物生活的不良影响表现在直接或间接地对植物生活造成危害,并树立环保意识。通过老师的讲解,认识到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和不良影响的两个方面不是孤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