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关注我们的人身权利》课程标准:使学生体会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特别重视公民的人身权利,从人权的视角增进中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维护公民的人生自由和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既要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又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既要维护个人隐私权,又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这不仅是我们大力提倡的社会公德,也是一个人有文明修养的表现。我们在努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人格尊严、隐私权利的同时,还要遵法守法,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湖南版教材根据这一目标设计了第二单元《关注我们的人身权利》这一内容。本单元由三个主题组成:“公民最基本的权利”、“维护做人的尊严”、“我们也有隐私权”,从认知规律的角度来看,按照“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尊重生命的健康权这一基本的权利、维护做人的尊严、维护自身的隐私权”来组织教材的。我们的教学目的立足于使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人格尊严、隐私权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但在同时,也引导他们能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对本单元的三节内容,我安排了五节课来完成:“维护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人生自由和生命健康权”、“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维护我们的隐私权“、尊重他人的隐私权”。第二单元第二节维护做人的尊严教案一、教材分析1、认知——帮助学生懂得人格尊严也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2、能力——让学生理解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隐私权等。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就从维护这些权利着手。3、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在现代社会,法律赋予我们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人格尊严不可辱。并且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我们一些不经意的言行或许就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从而自觉地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也能在自己的尊严受到侵害时,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学生分析随着学生的成长、生活的扩展和自身的不断发展,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法律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人格尊严受侵害的事情时有发生,但由于法律知识的的缺乏和社会经验的不足,或者还没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不知用什么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势必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所以对法律的进一不了解,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三、设计思路第一课时:《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重点:理解人格尊严也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它所包含的内容。]难点: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1、品表演,导入新课:由四位同学扮演四个角色:小明、小明的老师、小明的爸爸、律师。大致内容如下:中学生小明期中考试两门功课不及格,班主任老师在班会课上批评小明不努力,简直比猪还笨。小明在座位上小声申辩,老师又以不服从管教为名罚他面壁而站。对这件事众说纷纭。小明爸爸:12多岁的娃儿有啥子人格嘛!是我让老师管严点,随便打,出了事由我负责。小明老师:严师出高徒,这是不辜负家长所托的表现,对学生负责。律师:侮辱、体罚的行为,侵害了小明的人格尊严权。问:你的看法呢?如果你是小明会有什么感受?教师得出结论: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人有思想、有自尊,有受人尊重的需求。现代社会,法律上赋予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任何人,无论是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2、知识点拨: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隐私权等。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就从维护这些权利着手。开展活动,通过师生合作,归纳整理,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权利名称权利含义侵权表现肖像权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或照片,它是公民身体特有的缩影或真实写照。为营利目的使用公民肖像未经本人同意的,丑化公民肖像、损毁公民肖像的、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的等。名誉权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