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模拟单项选择题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种对的的答案,请将它的代码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共35分)41、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原因是()。A.国家性质B.阶级矛盾C.社会各阶级力量的对比D.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42、人民警察在工作中常常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和丑恶现象,某些违法犯罪人员常常用金钱、物质、美女等多种手段进行腐蚀拉拢,在公安队伍中寻找他们的代理人或“保护伞”,这些行为对人民警察的腐蚀性极大,这体现了公安工作的()。A.复杂性B.艰苦性C.危险性D.易受腐蚀性43、劳动教养的审批机关是()。A.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D.劳动教养审批委员会44、公安机关有法律赋予的权力和强大实力,坚持()才能保证其对的运用。A.党的领导B.为人民服务的原则C.法制原则D.民主原则45、下列不属于执行刑罚工作的内容的是()。A.管制B.拘役C.监视居住D.假释46、人民警察的义务,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一定行为的约束。A.作出B.不得作出C.作为或不得作为D.作出或不得作出47、收容教育的期限是()。A.3个月至1年B.6个月至1年C.1年至3年D.6个月至2年48、()的规范化是实现各项工作规范化的前提和保证。A.队伍管理B.编制管理C.人事管理D.机构管理49、对新录取的人民警察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A.6个月B.10个月C.1年D.2年50、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是()。A.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B.坚持打击与防备相结合C.坚持严厉与谨慎相结合D.坚持惩办与宽敞相结合51、公安机关必须置于党委()领导之下。A.形式的、直接的B.实际的、直接的C.形式的、间接的D.实际的、间接的52、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规定,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同步,要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发明出来的好措施、好经验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使之制度化、法律化。这就是()。A.一切依托群众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一切为了群众D.服务群众,保护群众53、积极的防止工作,是减少多种治安危害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A.基本措施B.主线措施C.前提条件D.战略性措施54、()的建立与工作,既是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的新举措,也是亲密警民联络的新途径。A.警民联络卡B.110报警服务台C.巡警D.热线电话55、为了完毕某项任务,需要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共同布署、共同领导;处理某些重大事件时,需要两者共同构成指挥班子,把领导作用结合起来。这体现的是()。A.党政分开的原则B.彼此保证的原则C.互相结合的原则D.全面强化的原则56、党和国家赋予公安机关的一项特殊使命是(),它具有隐蔽性、长期性、锋利性和复杂性的特点。A.公安法制工作B.治安行政管理工作C.执行刑罚工作D.国内安全保卫工作57、从警察来源上看,()。A.原始公社时期也有警察B.警察是一种历史范围C.警察是先于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D.警察是先于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58、对于侦查破案、拘留逮捕、审讯、处置突发暴力事件、制裁违法犯罪等项工作,公安机关的工作对策重要是()。A.保护B.打击与保护并重C.防备D.以强制力进行打击59、所谓“尤其强调党的领导作用”,是指从公安工作与全党的关系来说,公安工作必须置于党的()之下。A.绝对领导B.直接领导C.尤其领导D.政治领导60、人民警察的义务是基于人民警察的职务关系而产生的,因而承担和履行义务的主体具有()。只有人民警察才是这些义务的承受主体。A.平等性B.特权性C.特定性D.相对性61、刑事强制工作的法律根据重要是()。A.《刑法》B.《刑事诉讼法》C.《治安管理惩罚法》D.《行政强制法》62、履行维护辖区内的治安秩序,防止和制止治安案件和突发性事件;防止和制止犯罪行为;参与处置灾害性事故;维护交通秩序;接受公民报警;劝解、制止公共场所发生的民间纠纷;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救济和服务等职责,在一定路线或一定地段用巡查方式进行勤务活动的人民警察属于()。A.交通警察B.户籍警察C.消防警察D.巡查警察63、拘留合用的对象是()。A.自然人和法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