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规划:包括系统项目的提出预可行性分析;系统方案的制定、评价和改善;新旧系统的分析和比较;既有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有效运用;软件架构设计:XML技术;基于架构的软件开发过程;软件的质量属性;架构(模型)风格;特定领域软件架构;基于架构的软件开发措施;架构评估;软件产品线;系统演化设计模式:设计模式概念;设计模式的构成;模式和软件架构;设计模式分类;设计模式实现;系统设计:处理流程设计;人机界面设计;文献波及;存储设计;数据库设计;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与设计;中间件;应用服务器;性能设计与性能评估;系统转换设计划;软件系统建模:系统需求、建模的作用以及意义;定义问题(目的、功能、性能)与归结模型(静态构造模型、动态行为模型、物理模型);构造化系统建模;数据流图;面向对象系统建模;统一建模语言(UML);数据库建模;E-R图;逆向工程;分布式系统设计:分布式通行协议的设计;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系统设计;基于web的分布式系统设计;基于消息和协同的分布式系统设计;异构分布式系统的互操作性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实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特性;实时任务调度和多任务设计;中断处理和异常处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设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系统故障模型和可靠性模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可靠度计算;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系统的故障对策和系统的备份与恢复;系统安全性和保密性设计:系统的访问控制技术;数据的完整性;数据与文献的加密;通信的安全性;系统的安全性设计;1、概念类系统规划项目计划:包括范围计划、工作范围计划、活动定义、资源需求、资源计划、活动排序、费用估算、进度计划、费用计划;项目辅助计划包括质量计划、沟通计划、人力资源计划、风险计划、采购计划。虚拟化技术:计算元件在虚拟的基础上运行;有完全虚拟化,准虚拟化,操作系统层虚拟化等;虚拟化收益:1、有效提高服务器资源运用率2、支持运行在不一样操作系统之上的多种业务共享一台服务器3、减少服务器数量,减少硬件成本4、节省场地面积,减少能耗软件架构设计架构风险:架构设计中潜在的、存在问题的架构决策所带来的隐患敏感点: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质量属性,一种或者多种系统组件所具有的特性权衡点:影响多种质量属性,并且对多种质量属性来说都是敏感点的系统属性软件质量属性包括:功能性、性能、可用性、可靠性、强健性、安全性、可修改性、可变性、易用性、可测试性、互操作性六种质量属性方略:1、可用性错误检测:命令/响应,心跳机制,异常监控错误恢复:表决(裁决表),积极冗余,被动冗余,备件,状态再同步,检查点/回滚错误防止:从服务中删除,事物(要么全成功,要么全失败),定期重置,进程监视器2、可修改性局部化修改:维持语义的一致性,预期期望的变更,泛化该模块,限制也许的选择防止连锁反应:信息隐藏,维持既有的接口,限制通信途径,仲裁者的使用推迟绑定期间:运行时注册,配置文献,多态,构件更换3、性能资源需求:减少处理时间所需的资源,减少所处理事件的数量,控制资源使用,限制执行时间资源管理:引入并发,维持数据或计算的多种副本,增长可用资源资源仲裁:先进/先出,固定优先级,动态优先级调度,静态调度4、安全性抵御袭击:对顾客进行身份验证,对顾客进行授权,维护数据的机密性,维护完整性,限制暴露的信息,限制访问检测袭击:布署入侵检测系统从袭击中恢复:恢复,识别袭击者5、可测试性输入/输出:记录/回放,将接口—实现分离,优化访问线路/接口内部监控:当监视器处在激活状态时,记录事件6、易用性运行时:任务模型,顾客模型,系统模型设计时:将顾客接口与应用的其他部分分离支持顾客积极:支持顾客积极操作软件架构风格:描述某一类特定应用领域中软件系统组织方式和常用方式;组织方式描述了系统的构成构建和这些构建的组织方式,常用模式则反应众多系统共有的构造和语义。1、数据流风格批处理序列:每个处理环节是一种独立的程序,每一步必须在前一步结束后才能开始,数据必须是完整的,以整体的方式传递管道/过滤器:每个构件均有一组输入和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