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实践创新活动》教案总第7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一、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来与同学你们分享材料一:在某市对独生子女的一项调查中,我们获得以下信息:知道自己生日的同学100%;不知道父母生日的同学51%;只知道父母一方生日的同学15.6%;知道父母双方生日的同学13.3%说一说:你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在父母过生日时,你准备为父母做件什么事来表达你真诚的祝福呢。材料二:“站在讲台上面对外国人的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了爱国的含义。……(略)(见教材P27页)想一想:①他们既然已经身在国外,为什么还时刻惦念着祖国呢?(虽然身在国外,但他们深知自己是炎黄子孙,身上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跳动着的是一颗中国龙的心)②他们对祖国的依恋、思念和牵挂的背后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体现出它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③他们的言行对自己有哪些启示?(他们的言行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热爱祖国关心祖国是一种高尚道德。我们应该从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④我们如何看待海外华人和学子这份报国之心?(海外华人与我们同根同脉,同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他们把对对祖国的思念、牵挂和依恋汇聚成对祖国的报答心。这体现了海外华人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忘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二、活动在线1、开展一次“我为父母削苹果“的小活动,向父母献上我们作为子女的一片孝心。(此活动课让学生回家后实践)2、开展一次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以凝聚爱国心,增进爱国情。(也可让学生做手抄报)(二)创新实践平台1、活动目标(见教材P28页)2、方法支持(见教材P28页)我想另选的题目:3、资料支持:(详见教参P47页——1.爸妈的生日,你记得住吗;P49页——4.家长的观念在更新)(三)我在成长一、我的进步说一说:1、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嫩更正确认识父母与子女间的亲情关系,现在能否有效地与父母进行交流、沟通?(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父母子女之间亲情关系的认识是否正确,并对自己与父母沟通状况进行自我评价)2、对父母养育之恩有何新的感受?现在能否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引导学生评价自己对父母养育之恩的认识水平,并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反思自己能否做到体贴父母、孝敬父母。)3、对祖国的山河、历史文化及民族团结是否有了新的认识?(考察学生对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水平)4、联系祖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自己又什么新想法?(让学生谈自己对建设祖国的新打算,考察他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和态度。)二、还有什么困惑或问题(让学生找出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存在的疑问和不足,以便教师在和同学的帮助下得到解决)三、我还希望(了解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便于教师对教学活动加以改进和拓展)四、倾听他人的心声(通过学生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获得多渠道的评价信息,以便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四)课后作业试写一篇“关于同龄人与父母关系情况的调查分析”(400——500字)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天地宽内容标准二1.5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一2.3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二1.2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的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二2.2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二2.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二2.4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二2.5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二2.6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教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