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一、二○xx年工作回顾20XX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抓项目、兴产业、促发展、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XX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0亿元,增长11%;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0.2亿元,增长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7.9亿元,增长8.1%;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32.4亿元,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9.8亿元,增长23%,利润实现3.8亿元,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亿元,增长20.6%;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5.7亿元,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8.3亿元,增长15%。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5亿元,增长23.3%;财政收入实现5.18亿元,增长11%;在全省53个开发区综合评比中跃升至第9位,前移了10个位次。——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年开工建设3000万元以上项目24个,完成投资12.3亿元,创历史新高。投资5亿元的古马岭金矿扩能改造一期工程、投资1.67亿元的万国黄金综合冶炼项目实现试生产。边境经济合作区完成投资1.26亿元,堤防工程完成工程量的50%,安置区项目建成并开始组织回迁;引道引桥项目完成各项报批手续,已正式列入国家支持项目。望江楼电站完成各项审批,已进入征地等前期工作阶段。集通高速公路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正在进行初步设计。集安至桓仁高速项目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集丹、集青、下临、老虎哨至桓仁公路提升为国道,集锡线清河大桥新建工程已开工建设。招商引资和资金争取工作取得新突破,实际引进项目51个,争取到位专项资金13.5亿元。积极推进外经外贸工作,集安成为XX省首批具备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审批权试点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5400万美元,增长25%。——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扎实开展“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强化对益盛药业、康美新开河等骨干企业的服务,全力支持古马岭金矿、万国黄金、通天酒业、五味堂等企业加快建设和发展,参药、健康食品、矿产等重点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第1页共15页积极扶持佳信通用、博祥药业加快“新三板”上市进程,引导企业加强管理,规范财务体系建设,创新营销模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建立项目包保责任制,全年开工建设工业项目30个,完成投资10.2亿元。益盛药业针剂生产线改造通过新版gmp验收,泰威新材料工业硅冶炼、鸿源矿业扩能改造、天竣食品加工等项目竣工投产。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全市新增民营企业250户,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92亿元,增长25%,实现税金7.2亿元,增长21%。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获国家和省批复科技发展项目15项,到位资金1761万元,被科技部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吉林通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博祥药业、红五味公司被确认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益盛永泰蜂业“蜂胶”被评为XX省名牌产品。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为中小企业投放贷款8.5亿元,增长35%。全市各项贷款余额35.8亿元,增长27%;贷存比达到40.9%,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新成效。投资6200万元,实施精品乡镇创建工程,重点开展道路硬化、绿化美化、街面整治等创建工作,镇容镇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投资2700万元,建设省级绿化美化标准村屯50个,打造样板户300户、示范户3000户、达标户6000户,15个村被列入第二批省级示范村;投资1400万元,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完成25个村整治任务。制定《xx市扶持人参产业发展暂行规定》、《xx市扶持葡萄产业发展暂行规定》,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全市园参稳定在470万平方米,非林地栽参发展到630万平方米,林下参稳定在15万亩,调优葡萄品种3000亩,改良五味子1000亩,发展优质果业1500亩,新建棚膜蔬菜标准化基地300亩;建立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个。加大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力度,新培育企业11户,农特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8.8亿元,增长30%。投资1.2亿元,完成两江及中小河流治理18.8公里,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0处。实施“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完成造林、封山育林和中幼林抚育3.5万亩。加强生态保护,开展打击毁林种参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