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好大一个家》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原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2、懂得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为国家统一作出重要贡献。3、增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观念,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教学难点:统一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1、欣赏歌曲,谈感受:歌曲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这句歌词说明了什么道理?2、民族知识抢答⑴你认为哪个字最能概括我国的民族状况?⑵我国56个民族中哪个民族人口最多?他们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多少?⑶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⑷我国各民族的总称是?⑸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哪个?⑥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怎样的?⑺我国有哪五个民族自治区?⑻我们学校有哪些少数民族的同学?3、认真阅读课本81页内容,思考:历史上,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时期分别是哪几个朝代?祖国达到空前的统一又是何时?请列举对中国统一做出过贡献的历史人物:讨论:统一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4、你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什么样认识的?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大中国》,学生欣赏,出示“教学用题1”。导入新课:《好大一个家》(二)瞧!这一家子具体流程:展示“各民族图片”学生欣赏我们的感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三)民族知识我知道具体流程:出示“我国各民族分布图”,整体了解民族状况出示“教学用题2”知识抢答教师总结点拨集体朗读“歌谣”(设计上述二个环节意图:通过观察照片和知识抢答及民族歌谣,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初步理解民族知识。)(四)中国统一故事我来讲自学、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3”: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3”,进行自学自导①②③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问题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④教师总结点拨。(设计上述环节意图:通过对历史的简要回顾,知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为国家统一作出重要贡献。)(五)交流体会、总结提高: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4”学生自由发言,谈学习收获教师精彩演讲,总结全课。六、补充课文正文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2、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汉族占91.5%,其他55个民族占8.41%;百万以上人口的少数民族有18个,以下的37个;各民族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过程中,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密切联系,历史上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共谱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3、“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5、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6、我国有五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自治区、宁夏自治区7、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云南省。8、除汉族外,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还有满、壮、回、维吾尔、彝、土家族、蒙古族、藏族、苗族。9、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10、秦汉是我过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隋唐结束了割据局面,是我过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元朝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明清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的重要时期。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出现了三次民族大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伟大的祖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11、中国统一做出过贡献的历史人物:秦始皇、汉武帝、忽必烈、康熙、毛泽东、邓小平等12、统一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