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三峡(第一课时)目标预设: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接受美的熏陶。2、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课文。教学重难点:目标2教学准备:反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翻译全文。预习导学一、给下列字注音。郦()阙()嶂()曦()襄()溯()湍()巘()二、填空《三峡》是北魏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_________(人名)所作。《水经注》是作者为___________所作的注。三、划分句间停顿。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启东今年来了多少三峡移民吗?他们为什么会背井离乡来到我们这里呢?那是因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他们居住的三峡进行,这项工程使美丽的三峡于2003年10月31日永远沉入水底,他们是为了大家而舍弃小家的。那么,三峡在它沉入水底之前是怎样的美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写下的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二、课堂活动,强化训练1、听录音(或老师范读)2、指导学生朗读思考与调整请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教师点拨后再听录音。3、朗读比赛:分小组或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进行,以激发学生的读书的积极性。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疏通文意。三、精讲点拨,质疑问难1、搞清重点字词句子的解释,学生发现问题质疑。字词: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属引凄异林寒涧肃哀转久绝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每排指名一位学生翻译课文,其他学生补充纠正。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文中的内容,假设自己是一名导游,为游客编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2、全班交流,评选出最佳导游词,鼓励最佳小组。布置作业1、搜集与三峡有关的古代诗词,摘录在随笔本上。2、背诵《三峡》。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