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调查总结实践调研成果总结(一五00字左右):实践调研时间2010年4、5月份实践调研地点镇江市京口区实践调研对象:外来农民工和本地户籍低收入农民实践调研主旨思想:务工农民是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之一,是协调区域经济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农民工的现状调查,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们。实践调研活动方案设计构思:对京口区农民工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工的现状,主要针对以下问题:一1农民工的基本情况2农民工的收入和生活现状3农民工面临的工作水平和环境问题4政府对农民工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力度5农民工保障体系,维权问题等二着手调查,并整理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记录感想和建议制作调查报告实践调研过程描述(300字左右):1自己制作针对农民工问题的调查问卷2到京口区各街各镇中进行抽样调查,主要是建筑工人,街上的搬运人员,环卫人员,小地摊的摆摊人员等3对京口区市民进行随机问答调查他们对农民工的看法4网上,报刊搜阅资料了解政府对农民工问题采取的措施等情况5整理得到的调查报告,分析调查结果,从中了解农民工的现状,制作调查总结报告。对镇江市京口区农民工的调查总结一农民工的工作问题,由于大多数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专业的技能,所以大多数农民工局限于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农民工工作的地方,大多数是粉尘众多的建筑工地,当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便聚居在同一块地方等待工作,他们大多都是当搬运工或是粉刷墙壁等重活,而且工作的报酬十分低,基本就是干得多,得到的回报少,除了保证自己的吃住外,还要提供子女上学和维持家里的生活,调查显示,有70%农民工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不满意,他们纷纷抱怨,微薄的工资往往只能满足基本生活,供孩子上学和抚养父母通常要通过借贷来解决。二农民工的基本生活问题,首先是关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在随机抽样调查的人员中,有一小部分人由于工作的不稳定没有稳定的住房,而拥有稳定住房的农民工,大多数是集体工地宿舍,条件比较恶劣,还有就是价格低廉的租房。其次农民工子女教育主要以公立学校为主,在这次调查中,农民工子女上学方面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至于生病就医方面,由于农民工基本没有医疗保险,生病就医以自己买药为主三农民工保障体系和劳务合同等维权问题,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后,各地都开展了建立农民工保障制度的探索,但由于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局限性,以及各级政府财力和企业的认识差距等因素,绝大多数农民工没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一是工伤保险参保率低,从调查数据来看,参加了工伤保险参保率仅为10%。二是养老保险问题,调查表明,有少数农民工参加了农村养老型社会保险和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工虽然眼下吃“青春饭”、养老问题不尖锐,但却把沉重的包袱留给了几十年后的政府、社会和家庭。在这次调查中,关于农民工工作前是否签订劳务合同的问题,准备长期工作的农民工还是有这方面的意识的,都会跟老板签订劳务合同,对一些工期短的农民工一般不会签订合同,当农民工被问及是否有被拖欠工资的经历,大多数还是没有这样的情况,在本次调查中,没有发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太大问题。四,政府与农民工的关系,在网上搜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政府对农民工有比较大的关注,近几年来,农民工问题得到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劳动合同的签订、拖欠工资的清理等,都有相关的政策或者人员帮助农民工落实,但根据调查结果,真正了解政府出台有关农民工的优惠政策的农民工人数基本为零。原因在于农民工很难从信息渠道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另外加上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所以才造成无人全面知悉政府对农民工的优惠政策。五社会上对农民工的看法,现在人们对于农民工的了解大多数是从新闻网络,人们与农民工的真正接触是少之又少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与农民工的交流互动的必要性很小,人们往往对农民工有些偏见,不仅是社会中条件优越的普通人群,在工作中老板对于农民工的尊重也是非常少见的。在调查里可以了解到很多人都目睹过农民工被歧视的现象,却因为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