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打非治违”出新招交通部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以来,突出强化关键责任,突出重点治理,组织了6个综合督查小组,指导各地区开展“打非治违”工作。广东、浙江、宁夏、河南等地的交通运输系统结合当地的行业实际,创新手段和方法。国务院部署“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以来,交通运输系统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实际,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专项行动方案,细化落实责任,全面部署和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强化关键责任突出重点治理20xx年6月6日,交通部召开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系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冯正霖副部长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行了再动员、再强调和再部署。冯正霖强调,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中,要强化三个“关键责任”,即:强化“一把手”责任的落实,强化“班组长”责任的落实,强化“一线员工”责任的落实,坚决把住“打非治违”第一道防线。还要突出交通领域“三个重点”的治理,包括道路客运安全监管、渡口渡船安全监管和危化品运输安全监管。交通部强调,“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要与日常安全监管相结合,与已有专项活动相结合,与长效机制的建立相结合,做到相互纳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并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实现各项工作整体推进,确保“打非治违”工作取得实效。“四个一律”惩前毖后在确定了“打非治违”专项工作重点与部署的基础上,交通部提出了“四个一律”的原则,即: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对存在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遵照“四个一律”原则,交通部集中力量,加大力度,依法依规,从严查处一批非法违规从事交通运输生产经营建设的行为。同时,要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做到教育引导与严厉打击并重、行业监管与群防群治并重,重点突破与综合治理并重。要坚持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将“打非治违”工作重心落实到基层。在“打非治违”中,交通部强调要注重调动和发挥一线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充分依靠群众监督力量,对违法违章行为发现一起,严格处理一起,教育一起。高度重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切实维护好行业和社会的稳定。综合督查构建长效机制根据《交通运输系统集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方案》和《交通运输系统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方案》部署,交通运输部安委办印发了《关于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交通运输部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综合督查工作。督查组分为6个小组,分别由交通部安全总监、水运局、道路运输司、质监局和安监司带队,成员由全国15个省厅安全监督处负责人组成,总体人数近40人。本次督查的地域范围涵盖了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主要督查内容是各区域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情况,并检查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及隐患排查情况,指导各地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双基”建设。在督查行动中,督察组要求各区域持续坚决打击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存在的非法违规“顽疾”,做到打击和预防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结合,集中行动与长效治理相结合,积极探索、及时总结非法违规现象的阶段性、周期性的规律,构建“打非治违”工作长效机制。百花齐放“打非治违”创新招在交通部的动员部署下,广东、浙江等地的交通运输系统结合当地的行业实际,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与各地区的日常安全监管相结合,开创了多种多样的新型执法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针对近期辖区进入多雨洪水季节,个别船舶为了省油耗不按规定线路航行、违章追越等行为有所增长的态势,广东海事局创新方法手段,借助闭路电视视频监控系统实施远程执法。海事局指挥中心结合辖区实际,在重点水域通过闭路电视视频监控系统设电子关卡,加大视频监控力度。对发现存在违法行为的船舶,海事局通过VHF(特高频无线电)、AIS(传播自动识别系统)、签证系统等设备获取违章船舶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