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部Power优势概览1.1强大的性能51.2POWER6领先技术61.3稳定的产品路线71.4优胜的虚拟化技术(PowerVM)81.5增强的RAS特性101.6绿色节能121.7UNIX市场的领导者—信心保证12第二部竞争分析2.1HPQ竞争分析2.1.1概述142.1.2技术与发展路线162.1.3声称与回应212.1.4产品型号对比222.2Sun竞争分析272.2.1概述272.2.2技术与发展路线282.2.3声称与回应352.2.4产品型号对比37第三部Power老客户销售攻略3.1系统提升423.2维护成本转换423.3整合方案43第四部X86客户销售攻略4.1价格应对策略454.2性能对比464.3稳定安全性对比474.4虚拟化对比484.5基于TotalSolution的竞争手段49附录附录一:PowerSystems快速搜查50附录二:售后服务一览表54第一部Power优势概览PowerSystems销售要点POWER6突破5GHz主频,是世界上最快的芯片性能超群,囊括四项UNIX基准测试桂冠产品路线稳固,保障投资独一无二跨系统分区、负载迁移,虚拟化更上一步绿色节能技术创新,随需应变持续高可用性,系统管理无忧连续9年中国UNIX市场第一,信心保证1.1强大的性能2008年IBM在中国发布的POWER6产品,在各项主要性能基准测试中都显示POWER6的强大性能。特别是在以下五项最广泛使用的UNIX服务器性能基准测试中,每颗POWER6内核做出的性能更领先对手2-3倍。•TPC-C—衡量交易处理能力(OLTP)•SPECjbb2005—衡量每秒业务运行的Java性能•SPECint2006—衡量业务应用中常用的整数计算吞吐量•SPECfp2006—衡量科学应用所需要的浮点计算吞吐量•SAPSD2-tier—衡量SAP2-tier商业应用的处理能力TPC-CSPECint_rate2006SPECfp_rate2006SPECjbb20052-tierSAPSD64-coreIBMPower5956,085,1662,0802,1103,435,48535,400128-coreHPIntegritySuperdome4,092,7991,6501,4802,054,86430,00064-coreHPIntegritySuperdomeNoBenchmark824745NoBenchmark9,265256-coreSunSPARCEnterpriseM9000NoBenchmark2,290NoBenchmarkNoBenchmark39,100Source:http://www.tpc.orghttp://www.spec.org①②http://www.sap.com/solutions/benchmark/③与竞争友商相比,IBMPOWER5+现有的性能已经可以应用。如果采用POWER6对比,每一个单核更达2-3倍的性能。从各项测试指标得出,POWER6与众多对手对比之下,POWER6只需一半或更少的CPUcore数目,就能做出类似的性能。而Power595更刷新世界纪录,成为全球唯一能突破6,000,000tpmC的单一系统。1.2POWER6领先技术POWER6处理器一直领先同行,除性能远超过其它处理器外,崭新的设计及技术更是处理器市场的先锋,技术上领先其它对手2-3年。POWER6最新的技术包括:(1)突破4GHz主频,最高可达5.0GHz,续写摩尔定律•主频达5.0GHz,现今处理器市场只有POWER6能超越4GHz主频•集成>750M个晶体管,采用65纳米加工技术制造,与90纳米工艺相比,在一定的功率下,性能提高了30%(2)首次内置十进制浮点加速器•POWER6是第一款在硬件上加入十进制浮点计算的微处理器,大幅度提高10进制浮点运算速度2~7倍•符合IEEE国际标准,支持C/C++,Java,COBOL等语言编译器(3)缓存能力大大增加•二级缓存不再共享,现在POWER6的二级缓存为每CPU4M,比POWER5大出4倍。•扩充三级缓存:POWER6的三级缓存为32M,设计可支持16条通路,原POWER5为12条通路。(4)极高带宽•在5GHz下,每个CPU都有300GB/s的带宽,POWER6的带宽比POWER5+系统增加了一倍。(5)节能模式(DynamicPowerSaving)•POWER6新加入AdvancedClockGating模式,使内核在静止状态时能减低耗电40%,所以能达到与POWER5耗能相当但性能大幅提升。1.3稳定的产品路线作为世界领先的“芯片制造企业”,IBM对POWER系列处理器有着持续的投入和长久的承诺,相比于某些竞争友商在技术上的不确定性,选择POWER架构更有利于保护用户投资。竞争友商不稳定的技术路线使客户面临巨大的风险,•IT系统无法与时俱进某些厂商抛弃了现有系统平台的研发后,如若转移到他们新的平台之上,新旧系统之间不能平滑对接的隐患将会增加数据安全的风险,使客户无法回避高昂的平台转换费用。•缺乏迁移的技术保障就算迁移到某些厂商所谓的新技术平台,客户的系统也无法享用到业内最领先的技术和性能,由于性能不高导致...